
美国资本是否在集中撤离中国?前段时间,星巴克将中国业务60%的股权卖给了博裕资本,然后最近这几天,汉堡王又传出将出售中国业务的消息,很多人担心,这是不是美国资本在集中的撤离?
说实话,在现在中美还关系还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的宏观环境之下,像美国的企业从中国市场撤离,引发这样的担心,应该说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事实就是如此,这种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国家的关系,如果处理的不好,作为商业资本来说,在其中是很难自处的。
而在行业的角度来看,其实不管是星巴克,还是汉堡王,这都是属于饮食快餐类消费品的连锁企业,如果我们再回顾一下这个行业里面其他的一些情况,那么就会发现,星巴克和汉堡王这样的选择,其实也并非是个例。在此之前,麦当劳,还有百胜餐饮的中国业务,其实都已经走过了类似的路。
我想他们之所以都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在宏观层面有相同的考虑,应该说也是合情合理的。但要说完全是因为中美关系的变化,导致他们撤离,恐怕也并非如此。

事实上我们就以星巴克中国的业务为例,星巴克在2024年首次出现了营收负增长,这应该也是星巴克进入中国25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比疫情期间的表现还要差。
那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大程度上与国内的竞争压力有很大的关系。星巴克的本土化应该说是成功的,但是最近这些年以来,国内的这种饮品业务,应该是出现了激烈的竞争,不光是说在咖啡这一块,星巴克的咖啡业务,也受到了瑞幸很大的冲击。
但是更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在于像其他的奶茶店,各种品牌可以说是层出不穷。而且本土品牌的连锁店,他们的业务创新和模式变化上面,可以说是不断的在进行升级,对市场的占有率也有大幅的提高。
星巴克中国在头20年里面,应该说是进入到了业务增速最快的时期,相当于是把最好赚钱的那个阶段已经全部吃下了。而到现在,随着业务竞争的加剧,门店扩张的规模效应可能也进入到瓶颈期,营收和利润之所以会出现下滑,实际上是因为整个经营周期已经进入了相对的稳定期。
与星巴克类似的,就是其他的快餐业务,可能更早以前就已经进入了这样的瓶颈,所以这才是麦当劳,百胜,包括现在的汉堡王,会做出这样的选择的一个主要原因。
我们换句话说,就是中国的市场依然很庞大,不是不能赚钱,而是钱没那么好赚了。这里面很大的一个原因来自于中国市场各种行业的商业模式,都进入了一个激烈竞争的期间。过去美国还有相对比较先进的商业模式,可以在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实现降维打击,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国内基本上已经不存在这样的价值洼地。
反过来,现在中国市场可以说是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只有在中国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品牌,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基本上都可以实现降维打击。那反过来,从美国再到中国,已经很难再复制20年前的那种成功了。
应该说这才是美国各类品牌连锁业务从中国陆续撤出的一个真相。
从历史来看,美国资本擅长于开发新的市场,因为新的市场在最开始的时候,增长率往往是最高的,就相当于是利润最丰厚的那个阶段。那到了利润增速下滑的后期,他们很可能会去寻找其他新的市场,因为美国资本,他们往往是着眼于全球的视角来看整个业务的发展,这一点来说,他们做全球业务的经验,要比我们国内的资本更丰富。
这与美国几十年以来主导全球化,制定市场规则方面的经验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在这方面还多有欠缺,所以说我们的品牌国际化之路,可能还任重道远。
实际上我们再回到宏观层面来看,我们近几十年以来的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一直是维持增长的。这里面可以说经历了国际关系中多个起伏不定的阶段。但是大多数时候,东边不亮西边亮,总会有资金过来持续的进行投资,这里面最核心的一个原因,其实就是中国的市场规模效应,庞大的市场规模,持续的经营潜力,又可以稳定发展盈利的市场,这对于商业资本来说,永远是最大的诱惑。
那宏观层面来说,像这种国家之间的关系,可能会有一些影响,但是总体上来看,资本还是逐利的。归根结底的影响因素,还是在于市场与国家发展的趋势本身。只要我们中国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商业资本就会持续的投入进来。
当然一个健康发展的市场,必然是有进就有出,资本能来就能走,只要维持大致的稳定就可以,进进出出都是正常的。
更新时间:2025-11-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