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酒不沾寿命更短?北大研究:不抽烟、不喝酒可大幅延长国人寿命

街边的烧烤摊热气腾腾,朋友聚会的酒杯碰撞声此起彼伏,烟雾缭绕的卡拉OK包间里,大多数人都觉得,“生活嘛,总要有点乐子。”可偏偏有人不爱抽烟,也不碰酒,这在一些人的眼里就成了“太无趣”、“活得不通透”。

但真的是这样吗?一个让人颇为意外的研究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还是来自北大——这个常年被视为学术权威的地方。他们发现,少抽烟不喝酒的人,竟然比那些爱烟酒的人活得更久,而且,差距不小,甚至到了“能多活十几年”的程度。

这可不是吓唬人。数据摆在那里,冷冰冰地告诉大家一个事实:烟酒,真不是“习惯问题”那么简单。它们对身体的摧残,是潜移默化的,一开始或许没啥感觉,等到真出事了,往往都晚了。

很多人总觉得“我身体好着呢”、“我爷爷抽了一辈子也活到八十多”,可这些只是个例,不是规律。医学讲究的是统计和证据。

根据这项研究,长期不吸烟不喝酒的人,平均寿命比烟酒都沾的同龄人长了约13年。这已经不是一点点差距了,是整整一个青春期的长度。

其实,很多人对吸烟的危害已经有所耳闻,毕竟烟盒上天天写着“吸烟有害健康”。可真正戒掉的,有多少?很多人其实没意识到,吸烟不仅仅是肺部的问题,它牵连着几乎全身。

烟草中的焦油、尼古丁和一大堆难以炼出的化学物质,会破坏呼吸系统,影响心血管,甚至增加胃癌、肝癌的风险。长期吸烟的人,血管硬化得早,免疫力下降得快,感冒一拖再拖,老来生活质量直线下滑。

喝酒的情况更麻烦。很多人觉得小酌无妨,甚至还觉得喝点红酒对心脏好。可真相是,酒精对人体几乎没有什么好处,尤其在中国人的体质里。

中国人普遍缺乏乙醛脱氢酶,这个听起来拗口的酶其实是身体分解酒精的“清道夫”。缺了它,酒精在体内积累的速度更快,对肝脏和神经系统的损伤也更严重。这就意味着,哪怕是一样的酒量,中国人受到的伤害也可能比西方人高好几倍。

北大的这项研究不止停留在“健康风险”这个层面,他们还调研了不同人群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运动、心理状态等因素。发现一个特别扎心的结论:不抽烟不喝酒的人,身体指标普遍更稳定,三高发病率更低,慢性病出现得更晚。

有意思的是,这些人普遍也更自律,作息规律,压力管理得也更好。反观那些烟酒不离手的人,生活节奏明显更乱,熬夜、应酬、暴饮暴食样样不落下。

很多人可能会说,身边也有那种一辈子抽烟喝酒还活得挺好的长辈。可问题是,这种人是少数中的少数。医学讲的是概率,不能拿极个别的“案例”来挑战统计规律。再说了,就算长寿,但晚年质量如何?是否需要长期吃药、住院、卧床不起?这些问题,不能光看岁数,更得看怎么活着。

还有个细节,特别值得一提。这项研究还发现,不抽烟不喝酒的人,不仅寿命长,得重病的几率也低。比如肝癌、肺癌、食道癌这些高发的恶性肿瘤,在烟酒人群中发病率几乎翻倍。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实打实的数据。而且这类病一旦确诊,五年生存率都非常低,治疗周期长,花费高,身心煎熬更是常人难以想象。

身体是个复杂的系统,每次烟酒的摄入,都会在体内留下痕迹。表面上看似无事,实则像是在不停“透支”。这点道理,其实和刷信用卡差不多,花起来轻松,到头来还得自己埋单。

有研究指出,吸烟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到4倍,长期酗酒者则极易患上酒精性肝硬化,甚至发展成肝癌。这些病,治起来不是钱的事,是真要命。

说到底,烟酒其实也不是什么“人性自由”的象征,而是一种文化惯性。很多人从小看到大,觉得“聚会就该喝点”、“男人不抽烟不喝酒不像个样子”。可是这个“像样子”,到底值不值得拿十几年生命去换?越来越多年轻人已经开始意识到这点。

不少三十多岁的人开始戒酒戒烟,甚至追求零添加、低糖饮食,追踪血糖波动,用手环监测心率,过去不屑一顾的“养生”,如今成了潮流。这不是矫情,是聪明。

更有意思的一点是,在没有烟酒的生活中,反而多了一种“清醒感”。不少人表示,戒烟戒酒后,注意力变好了,睡眠也更踏实了,早上醒来不再头昏脑涨,整个人状态都提起来了。

而且,省下的钱也不少,一年下来,光烟酒的开销就能少个上万。别小看这一万块,买台跑步机、报个健身课、吃点好食材,都够用。当然,有人觉得“人生在世,图个开心”,烟酒正是释放压力的方式。

但说到底,真正的压力并不是靠烟酒解决的,它们只是短暂的麻痹手段,问题依旧在那里,甚至可能因为身体更差、精神更弱而变得更难应对。不如从源头上调节自己的生活节奏,改善作息,适度运动,多晒太阳,和靠谱的朋友聊聊天,这些方式才是长久之计。

北大的这项研究,也算是给了社会一个提醒。不是在劝所有人马上戒烟戒酒,而是告诉大家——每一口烟、每一杯酒,其实都是在和寿命做交易。有的人选了及时行乐,那就得承受后果;有的人选了长远打算,那自然也能享受到结果。这个账,每个人自己算,但别在出问题后才悔不当初。

现在很多

大城市的医院里,三十出头的年轻人因烟酒引发的疾病越来越常见。不是说得了绝症才叫事,小到脂肪肝、胃炎、心律不齐,大到脑梗、癌症,一个不小心就会从“亚健康”掉进“重病”的深渊。

而那些平时自律、不碰烟酒的人,哪怕生病恢复得也更快,抵抗力也更强。这些可不是玄学,是每年体检、住院数据里统计出来的规律。

更残酷的一点是,烟酒的伤害往往不是“一个人的事”。二手烟害人不浅,家人长期吸入,也容易患病。酗酒造成的家庭问题更是比比皆是,不少家庭因此支离破碎。所以,不沾烟酒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身边人的一种保护。

仔细想想,除了习惯和一时快感,烟酒真的没有必要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选择不抽烟、不喝酒,不代表就失去了乐趣,而是把快乐的方式换了一种——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方式。不用在意别人怎么看,活得舒服、活得长久,才是最实在的事儿。

参考文献:
[1]李长青,孙立涛. 吸烟与慢性病的关系研究进展[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2, 56(6): 701-705.
[2]周建军,陈伟. 酒精摄入与肝脏疾病的关联研究[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3, 39(1): 89-94.
[3]赵宇, 王超. 中国人群中乙醛脱氢酶缺陷的流行病学研究[J].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24, 38(3): 215-219.
[4]黄莉. 烟草对心血管健康影响的研究综述[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 15(2): 112-117.
[5]刘涛,马晓波. 健康生活方式与寿命延长关系的系统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24, 40(5): 617-623.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7

标签:养生   寿命   烟酒   国人   大幅   北大   身体   酒精   肝癌   心血管   规律   乙醛   方式   中国   吸烟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