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的一段时间,是最能把身体的寒湿排出来的机会。今年三伏,共计30天。
三伏天是一年当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寒湿之气是导致不孕不育的常见原因之一。通过三伏天排寒湿,可借助天时阳气,将深入骨髓的寒湿之气排出体外,改善子宫内环境,抓住三伏天这一不可多得的黄金时期,备孕助孕、养护卵巢、调理子宫、呵护男性功能,为受精卵的着床创造更加温暖和适宜的条件。
备孕路上的月经不调、闭经、痛经、月经量少等。
备孕路上的痛经、月经量少、月经推后、闭经等症状,多与子宫受到寒邪侵袭、气血运行不畅等相关。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时期,人体阳气也随之升发,通过中药内服、穴位敷贴、艾灸等方式,可温经散寒,温暖胞宫,调节月经周期,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减轻疼痛。同时能激发肾阳,改善卵巢功能,帮助早日好孕。
备孕路上的慢性盆腔炎、输卵管不畅、阴道炎反复发作。
慢性盆腔炎属寒湿凝滞证,输卵管不畅属寒湿瘀阻型;阴道炎反复发作属脾虚湿盛型。表现为小腹冷痛、腰骶酸冷,遇冷加重反复发作;此类疾病多因阳气不足、寒湿阻滞所致,三伏天阳气最盛,可推动气血运行,疏通经络瘀滞,改善盆腔微循环,增加组织氧的供应,提高机体免疫力。
备孕路上的不孕、复发性流产、反复胚胎种植失败、卵巢低反应、子宫内膜容受性差等。
中医辨证属肾阳虚或寒湿凝滞型,表现为腰酸肢冷,少腹冰凉,婚久不孕,屡孕屡堕。夏季借助自然阳气,通过补肾助阳的中药内服、艾灸及穴位贴敷,发挥温补阳气、温肾固胎、温经散寒的作用,能够温煦胞宫,提高卵巢功能、改善宫腔微环境,增强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受孕率及胚胎移植成功率,有效降低流产率。
备孕路上的男性功能障碍,少弱精子症。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导致的性功能障碍,包括阳痿、早泄等,常表现为性欲冷淡,房事不举,举而不坚,精薄清冷,畏寒肢冷。长夏全年阳气最盛之时,人体腠理开泄,此时以温阳药物内服或敷贴穴位、艾灸等,能更易渗透经络,直补命门之火,以达壮阳补肾之效。
三伏天宜忌歌
禁凉忌冰不急饮,心静通风宜恒温,
补钾晒背酸梅汤,姜枣陈皮三豆饮。
三伏天里排寒湿,早睡锻炼好孕来。
口服中药
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口服当归、肉桂、干姜等温阳中药排出寒湿,调理助孕,提供4种中药服务形式:1.优质中药饮片,可自行回家煎煮;2.中药颗粒剂,只需开水冲服;3.专业厂家代煎,市区内可免费配送到家。4.补肾助孕膏方,有补肾益气、调冲助孕的功效,适合肾虚、气血不足、久备不孕、腰膝酸软、头晕眼花、疲乏无力、卵泡质量差、子宫内膜偏薄等朋友。
三伏贴
结合中医理论,通过贴敷特定穴位,发挥温补阳气、祛除寒邪的功效,暖宫通络好孕来,冬病夏治,顺应天时。
特色艾灸——火龙罐
集艾灸、推拿、刮痧、熨烫等功效于一体,既能驱寒除湿、化瘀通络,暖宫调经,改善生殖环境,又能暖宫调经,改善生殖环境。
特色艾灸——火龙灸
督脉为“阳脉之海”,火龙灸通过督脉激发全身阳气,把多年积累的寒邪“逼”出去,改善子宫的寒凉状态,为受精卵着床创造良好的内环境。
特色艾灸——脐灸
肚脐是全身皮肤最薄处,药物吸收速度是其他部位的10倍以上。脐灸的温热刺激和药物渗透,可以改善子宫的血液循环,促进子宫内膜的生长,温补下元、调理冲任,为受孕创造良好的身体内环境。
助孕推拿
基于中医理论体系,结合备孕人群生理病理特点,通过手法刺激腹部、腰骶部经络、穴位及脏腑,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引气归元、促进孕育等作用。
拔罐
拔罐可以疏通经络,加快血液流通,驱寒除湿、调节内分泌,促进怀孕,尤其适合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痰湿体质者。
中药沐足
由当归、艾叶、小茴香等温经散寒的中药组成,通过刺激足底穴位,温经通络助孕。
三伏天是助孕良好时期,借天时之利,祛体内之寒,通过中医特色疗法,可高效驱散胞宫寒湿,温阳助气,疏通气血,抓住三伏天阳气,为胞宫精室注入温暖能量,助力好孕来临!
李丽 广东省生殖医院中医科负责人
主任医师、广州市健康科普专家
专家介绍:主任医师,中医妇科学硕士,全科医师,广东省临床医学会生殖医学专委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母婴保健专委会委员,广州市健康科普专家,从事中西医妇科临床近20年。
擅长:灵活运用不同中药剂型结合古法针灸、脐针、火针、放血等疗法进行补肝肾、调气血、调脾胃等,达到男女同治、中西医助孕的目标,辅助生殖各阶段的中医辅助治疗,如薄型子宫内膜、卵泡发育不良、宫腔积液等;反复自然流产、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产后调理、更年期综合征,男性少弱精、性功能障碍,肥胖、焦虑失眠、感冒、咳嗽、便秘、泄泻以及痤疮、湿疹、抗衰等调理。
本文章旨在进行科普,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新时间:2025-07-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