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败逃台湾之前,谁在掌管台湾,为啥老蒋一去他要拱手奉上?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引言

1949年春,中国大陆的战局已经十分明朗,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国民党反动政权溃败在即。

后面的史实众人皆知,以蒋介石集团为首的国民党败退台湾,妄图与我党分庭抗礼,只是其“反攻大陆”的妄想终究未能实现。

只是细细思索这段历史过程,便会发现一个问题。

以地主官僚为代表的国民党各派系权力斗争素来十分激烈,宝岛台湾之天时地利,国军将领岂能不知?为何老蒋一过去就立马能接手掌管呢?

在老蒋败逃之前,到底是谁在管理台湾?

一、老蒋的末日预演

1949年元日,我党解放区内百姓载歌载舞,张灯结彩贺新年,国统区却一片阴沉,军士官僚还在四处搜刮民脂民膏准备“跑路”。

国民党政权已然濒临崩溃,蒋介石亦深知己方时日无多,便提前谋退路,做了一系列的预演。

其实早在1948年底,老蒋就在准备退守台湾了。

从1948年底至1949年,蒋介石集团陆陆续续将银行里库存的黄金、白银、美元等资产分批运往台湾,以之作为退守台湾维持其统治的基础。

据史料记载,仅49年1月至5月,就有超277万两黄金、1520万两白银被其转运。

与此同时,老蒋还下令让上海、南京等地的官僚资本企业把生产设备与技术人员全部转移至台湾,同时还要求军政要员大量搜刮民间物资。

如此,更加印证了国民党反动政权的腐朽。

在给自己留后路的同时,蒋介石却还想在大陆搏一搏,妄图依靠长江天险“划江而治”。

但见1949年4月百万雄师过大江,4月23日南京随即解放,渡江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蒋“划江而治”的虚妄构想。

至此,蒋介石才明确要将台湾岛作为最后退守的目的地。

当年蒋介石虽然“下野”,可依然还是国民党的总裁,他既决定要败逃台湾岛,便自然不是要去寄人篱下的。

故在逃亡前夕,蒋介石对国民党内部进行了大规模的人事调整,以确保抵达台岛后能继续稳坐总裁之位。

二、台湾光复后的三位话事人

1945年抗战胜利后,被日本侵占半个世纪的台湾得以光复,当时第一个接过管理大权的是陈仪。

陈仪是早年就加入光复会的辛亥革命元老,也是在大陆官场摸爬多年的老将,被任命登岛之后决心要治理好台湾。

可他确实没有这个能力,所作所为还是国民党那一套高压且腐朽的管理政策。

当时的台湾刚从战争中走出来,粮食短缺、工厂停工,民众最关心的是温饱问题。

可陈仪团队不仅没解决民生,反而搞起了官僚腐败,连基本的物资分配都成了少数人的敛财工具。

于是在1947年,台湾“二二八事件”爆发,民众当街抗议却被陈仪用武力镇压,平民百姓死伤无数。

这件事的恶劣程度非同凡响,陈仪因咎被撤职,成了战后台湾省治理的一个失败者。

其后接盘的魏道明,走了条完全不同的路。

由于陈仪的前车之鉴,魏道明在管理台湾时采用了怀柔手段:让台湾当地的精英参与到管理中,从而缓和了矛盾。

并且他把精力放在修桥铺路、恢复农业上,慢慢让岛内的物价稳定了下来。

就这么两年时间,台湾的局势总算是稳住了,至少表面上看,社会秩序在有序恢复。

按理说魏道明有足够的政治才能,可最后让位给老蒋的人,却并不是他。

原因就在于,他并不是蒋介石集团“嫡系”。

所以真正给老蒋铺好路,且在其败逃台湾后就立马拱手让位的,便是1948年上台的陈诚。

陈诚在黄埔军校时期便追随老蒋,无论是出身还是和蒋家的关系都令蒋介石十分信赖,乃其心腹之将。

哪怕是在后期,国民党干部已经作鸟兽散的情况下,他依然对蒋忠心耿耿。

故于1948年末,蒋介石勒令本在台湾养伤的陈诚上台,为其退守台湾做事前安排。

三、亲信铺路,顺利退守

得令之后,陈诚立马开始着手办了三件大事。

一是搞“三七五减租”,把地主的地租压下来,让农民得到实惠,一下子就争取到了当地基层的支持。

二是用从大陆运到台湾的资本储备来稳定新台币,金融稳住了,岛内经济便有了基本盘。

三是严格控制从大陆去台湾的人,只让那些对蒋绝对效忠的人员过去,任何潜在的反对者全被挡在了门外。

等陈诚把这三件事办好,台湾省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便成了蒋介石最需要的样子。

1949年末,蒋家父子乘专机飞往台北,1950年蒋介石接手执管,作为心腹陈诚主动让位,并担任其副手。

按理来说,陈诚完全有能力割据一方把蒋逼上绝路,可他却没有那么做,这是为何呢?

除了他本人对蒋绝对忠诚外,还有国民党内部的派系规矩。

陈诚是蒋介石的嫡系,属于黄埔系核心圈子,他能坐到那个位置,本身就是蒋介石授权的。

且在国民党体系里,上下级的等级非常分明。

正如同一家公司的经理,权力本身来自于老板,老板如果要亲自来管,那经理让位就是必然的。

可见哪怕是已经败逃,蒋介石及其集团依然还是大地主官僚主义作风,其独裁统治不得民心,必然被淹没在人民战争和历史潮流的汪洋大海中。

其所谓的“光复”也好,“反攻”也罢,种种口号说到底都是为了支撑其摇摇欲坠的反动政权,可其政权本就腐朽,又谈何支撑呢?

“反攻”终究成为泡影,这个历史遗留问题,我们也终究能够彻底解决,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历史发展之必然趋势。


参考资料:

中国青年报 2019-10-06 你可能不知道的1949:改变历史的8天

新京报 2013-07-13 蒋介石与国共内战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2

标签:历史   台湾   蒋介石   国民党   政权   台湾省   官僚   反动   地主   集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