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一座从万年前走来的城市

2025年10月24日—27日,中国考古学界的目光将再度聚焦四川资阳——2025中国动植物考古大会暨资阳濛溪河遗址学术研讨会(第十四届中国动物考古学术研讨会、第十二届中国植物考古学术研讨会)将在此启幕。这不仅是一场学术盛会,更是一次穿越万年的对话,一次对资阳这座古老城市生命脉络的深度探寻。

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沉淀着时光的印记,每一个文化遗存都在讲述着过往的故事。

资阳濛溪河遗址群1号点位。

智慧星火:濛溪河的“时空密码”

时间回溯至8万至6万年前,沱江与涪江流域的浅丘之间,资阳濛溪河遗址群的古人类正在这片沃土逐水而居,生息繁衍。2021年9月,一场洪水过后,这片“全科型”旧石器时代遗址群得以重见天日。截至2025年9月,已编号石器及化石标本1.7万件、大中型木质遗物0.21万余件,采集土样2万份,鉴定植物种子等有机遗存6.35万件,石制品及化石碎屑总量逾20.4万件。

考古工作者在一块仅3.5毫米的骨片上,发现了11道整齐刻划痕;出土的穿孔橡果与系统性用火遗迹,印证着早期现代人的象征性行为与生存智慧。更令人惊喜的是,遗址群出土的花椒,很可能是川渝地区椒麻风味的远古源头;而37科53属植物遗存的发现,则将人类食物的“广谱革命”历史大幅提前。

2025年4月,资阳濛溪河遗址群成功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为东亚现代人起源研究提供了关键实证。

“探秘濛溪河遗址群”移动展展区一角。

生命印记:“资阳人”的演化佐证

沿着时间轴前行,我们来到距今约3.5万年前。1951年,在资阳九曲河修建成渝铁路桥时,一颗古人类头骨化石的出土震惊了考古界。这就是著名的“资阳人”头骨化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次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也是我国南方第一个有明确地点、保存较完整的晚期智人头骨化石。

“资阳人”的发现,将四川盆地的人类活动史明确推至3.5万年前,与资阳濛溪河遗址群共同构成这一地区人类演化的重要证据链。如今,这颗承载着蜀人起源密码的头骨化石,成为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实物资料,资阳市博物馆“寻梦原乡”展厅展出了一枚珍贵的复制件。

“资阳人”头骨化石(复制品)。

青铜辉煌:汉代铜车马的盛世气象

进入汉代,资阳的文明曙光愈发璀璨。2005年12月,资阳市雁江区兰家坡出土了一架汉代青铜车马,其精湛的铸造工艺和磅礴气势,再次震惊考古界。这套铜车马车身长2.04米,为迄今发现的最大汉代青铜车马,也是继贵州兴义、甘肃武威之后发现的第三辆汉代青铜车马,因其时代较早,保存状况最好,体量最大,制作最精美,被誉为“中国汉代第一车”。

这套铜车马不仅体现了汉代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也反映了当时资阳地区的繁荣景象,映射出这里在秦汉时期已是文明昌盛之地。

游客在市博物馆参观铜车马。

石刻巅峰:安岳石窟的艺术丰碑

当青铜的余韵尚未散尽,唐宋时期,另一种艺术形式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安岳石刻。十万余尊摩崖造像星罗棋布,上承敦煌、云冈之厚重,下启大足之精巧,成为又一座伟大的中国古代石刻艺术宝库。

从卧佛院长约23米的卧佛,到毗卢洞被誉为“东方维纳斯”的紫竹观音,再到圆觉洞十二圆觉菩萨,安岳石刻以其精湛技艺和独特风格,成为世界石刻艺术史上的瑰宝。为守护这份遗产,当地建立起“人防、物防、技防、犬防”四位一体的保护网络。

安岳石刻。(照片来源:“资阳观察”APP)

古今交融:遗产活化的时代答卷

当时光的车轮驶入2025年,资阳这座古老城市正以创新科技激活历史遗产。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运用Mapping投影、脑电波交互等前沿技术,将分散的石刻造像转化为震撼的沉浸式集中体验;球幕影院里的《山岳颂安》光影电影,让千年造像“走出”深山,焕发新的生命力。以“时光之眼”为主体建筑造型的资阳市博物馆,以“天下资阳人”为主题,巧妙串联起从濛溪河遗址群到近现代资阳的文明印记,通过丰富的展陈让陈列在资阳大地上的遗产真正“活”起来。

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内的石刻造像。

从八万年前的狩猎采集到数字时代的光影交融,从远古“资阳人”的生命足迹到现代资阳人的璀璨华章,资阳的万年文脉绵延不绝,一脉相承。资阳,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已经成为巴蜀文化探源重要新地标。而即将启幕的这场全国性考古盛会,既是对这部恢弘史诗的学术礼赞,更是资阳从历史深处自信走向未来的生动宣言。

全媒体记者 陈维 张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3

标签:历史   资阳   年前   城市   安岳   石刻   遗址   化石   汉代   资阳市   头骨   青铜   造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