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C2025|信息无障碍的中国方案论坛举办

10月23日下午,CNCC2025“信息无障碍的中国方案论坛”在哈尔滨华旗饭店407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技术论坛聚焦科技普惠与社会包容性发展,探索信息技术助力残障人士及老年人平等参与数字生活的创新路径。论坛汇集了来自中国残联、微软亚洲研究院、vivo、滴滴出行、浙江大学等机构的技术专家与企业代表,分别从无障碍环境构建实践、AI伦理治理、大模型应用开发、智慧出行服务及助盲技术等维度进行主题报告,展示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手语翻译系统、助老打车平台等前沿解决方案,为信息无障碍建设提供本土化实践范本。此次论坛由长春大学赵剑教授担任主席,吉林大学刘华虓教授担任共同主席。

论坛主席长春大学赵剑教授在开幕致辞中强调:“随着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中国社会组织、科研机构与高新企业正从硬件设施、软件供给多维度推进无障碍创新。我国有近三亿残疾人和老年人,保障其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吕世明先生作《无障碍智能科创之径》主题报告,分享国家无障碍环境展示馆建设经验及科技赋能的民生实践。

微软亚洲研究院矣晓沅博士作《能力之上:以人工智能促进多样性、包容性与社会福祉》主题报告,探讨自然语言生成技术在消除数字鸿沟中的创新应用。

vivo AI团队大模型应用总监孙东慧先生作《大模型背景下vivo信息无障碍技术开发实践》主题报告,展示多模态大模型在“vivo看见”“手语翻译官”等无障碍产品中的技术突破。

滴滴出行助老打车负责人付亮先生作《科技向善,普惠于行——滴滴助老打车实践与展望》主题报告,阐释适老化打车系统的场景化设计及普惠出行生态构建。

浙江大学于智研究员作《科技助盲普惠服务》主题报告,分享助盲教育文化成果及基于人工智能的无障碍系统实际运用场景。

第二阶段圆桌讨论环节由吉林大学刘华虓教授主持,与会嘉宾围绕“普惠技术如何实现跨界融合与破圈传播”、“无障碍产品如何走向全球,形成‘世界方案’”、“无障碍服务的推广能否为残障人群带来新的就业与发展机遇”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思辨与交流。

“信息无障碍的中国方案”论坛成功搭建了产学研多方对话平台。展望未来,论坛将持续推动技术普惠与社会包容性发展的深度融合,助力中国信息无障碍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8

标签:科技   中国   方案   信息   论坛   报告   主题   包容性   吉林大学   技术   浙江大学   模型   教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