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戴其琛 郓城报道
在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领域,面对绿化面积广阔、地形复杂、工程量庞大且分布不规则的项目,郓城县审计局积极拥抱科技创新,将高精度航测无人机技术引入投资审计实践,特别是在公园、绿化等复杂环境项目审计中,成功开辟了一条“科技强审”的新路径,显著提升了审计监督的精准度与效能。
无人机飞入审计现场,破解传统测量难题
以某大型公园项目的竣工决算审计为例。该项目绿化面积达数万平方米,苗木品种繁多、分布杂乱,还包含大量不规则铺装和土丘地形。若依赖传统人工测量,不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一整天时间,而且对绿化面积、苗木数量的清点极易产生误差,审计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郓城县审计局审计组果断引入搭载RTK高精度定位系统的无人机及配套的“大疆智图”等专业软件。无人机迅速升空,仅需短短10分钟,即完成了以往人工需要一整天才能完成的现场数据采集工作。它实时获取厘米级精度的定位数据,生成高清的二维正射影像和精细的三维实景模型,真正实现了审计人员“天上看”(无人机航测)“网上对”(软件智能比对分析)“实地核”(精准定位核查)的多维度、立体化审计模式。
效率与精度双飞跃,筑牢投资安全屏障
无人机的应用,有效弥补了传统工程审计在效率和精度上的不足。
在不规则区域面积精准核定中,针对公园项目中复杂的不规则铺装广场、大面积的草坪和灌木区域,审计组通过无人机航拍获取高清影像,利用软件构建三维模型,直接在模型上精确勾画、计算各类地物(如铺装、草坪、灌木)的面积,彻底告别了人工拉尺估算带来的误差。
在复杂土方工程量的“透视”审计中,以往对于地形起伏大、交通不便区域的土方量审计,往往只能依赖图纸或第三方数据,审计风险较高。郓城县审计局创新应用无人机三维建模技术:首先,获取项目完工后的精确地表高程数据;其次,构建可视化的三维数据模型;最后,利用专业软件(如南方CASS)将模型数据与施工方提报的设计高程点及各方确认的原始坐标点进行精准对比,计算出土方填挖方量的真实差异。例如,在某公园土丘区域审计中,审计组发现前期采用“方格网法”(仅适用于平地)计算存在较大误差,通过无人机三维模型精确计算,迅速锁定了土方量的真实情况。
全覆盖扫描无死角,多技术融合结硕果
无人机技术在郓城县审计实践中的深度应用,已结出丰硕成果。
审计效率几何级提升:将原本耗时数日的现场测量工作压缩至几十分钟甚至更短,效率提升超过96%,释放了宝贵审计人力资源。
数据精度革命性突破:厘米级定位和三维建模技术,有效规避了人工测量误差,获取了难以辩驳的精准审计证据,大幅提升了审计结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审计覆盖无死角:无人机“天眼”视角实现了对审计区域的全覆盖扫描,特别是人员难以到达或隐蔽区域,让弄虚作假无处藏身。
多技术融合优势凸显:将无人机航测与地面核查、激光雷达遥感等先进技术有机结合,相互验证,进一步优化了数据质量,使审计结论更加坚实可靠。
深化科技赋能,打造智能审计新标杆
郓城县审计局的成功实践,是科技赋能新时代审计工作的生动体现。下一步,该局将继续深化前沿科技在公共投资审计领域的探索与应用,大力推进无人机、激光雷达等技术与审计业务的深度融合,致力于构建更加全面、精准、高效、智能的政府投资审计监督体系。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郓城审计人正以科技之“翼”,为每一分公共资金的安全、规范、高效使用保驾护航,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坚实的审计力量。
更新时间:2025-09-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