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政协会议,起义国军中将发言后振臂高呼:中国国民党万岁

“在这个光明和黑暗如此显明的对照下,我相信,仍在反动派控制下的爱国军民当更容易认清自己所应走的道路,而会当机立断的举行起义,转向人民方面来。”说到最后,吴奇伟顿了顿,举起手来高呼:“人民政协成功万岁!中国国民党万岁!”

此言一出,整个新政协会议现场一片哗然,全场的目光都紧紧盯着台上的吴奇伟。吴奇伟也意识到自己发生了口误,涨红着脸赶忙做解释,说自己过去习惯喊错了话。

在一片欢笑声中,吴奇伟走下了台,而这一幕也成为第一届新政协会议上的经典一幕。

吴奇伟出生在广东一户贫苦家庭,很小便离开了家乡,跟着家中长辈到惠州去做生意,干着小伙计的工作。由于做事细致、谨慎,吴奇伟深得大家的称赞,后来伯父见他好学,便资助他去考学。

到了广州之后,吴奇伟顺利考入黄埔陆军小学,从此离开了小伙计的生活,开始了毕生的军旅生涯。陆军小学毕业后,吴奇伟又前往湖北,进入陆军中学学习。尽管毕业时吴奇伟已经是一个优秀的军事人才,但他却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又进入保定陆军军校。

在保定陆军军校期间,吴奇伟结识了影响他一生的张发奎将军,同时他也完成了一个纯粹陆军学生的学程。

1919年毕业之后,吴奇伟进入陈炯明部下任职,历任排长、连长、营长等。孙中山在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后,吴奇伟随军前往潮汕。陈炯明发动叛乱后,吴奇伟拥护孙中山,投身于粤军任副营长,先后两次参加东征讨伐陈炯明。

北伐战争开始后,吴奇伟在进占平江、夺取汀泗桥和攻克贺胜桥等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第十二师扩编为第四军后,吴奇伟先升任师参谋长,后改任团长,最后升任为师长。

1928年,第四军在与东、西路军激战中失利,被赶出广东投靠了蒋介石。不久,国民党政府实行所谓“裁军”,第四军被缩编为陆军第四师,吴奇伟任旅长。直到蒋桂战争爆发,第四师奉调与桂军作战,各旅集中枝江后宣布通电反蒋,并恢复番号为第四军。

桂系与张发奎联合参加中原大战后,遭到蒋光鼎、蔡廷锴部重创。第四军溃不成军退回广西,李宗仁、白崇禧予以扶持,委任吴奇伟为第四军第十二师师长。期间张发奎外出活动,第四军由吴奇伟全权打理。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吴奇伟率部开赴东北,以支援马占山抗日为名,北上投靠蒋介石。蒋介石委任吴奇伟为陆军第九十师师长,张发奎辞去军长职务后,吴奇伟接任成为第四军军长。

然而,当时蒋介石是“假抗日,真反共”,并派吴奇伟参加对江西苏区的“围剿”。由于吴奇伟反对蒋介石打内战,因此吴奇伟对待红军的态度一直都是“追而不打”,无论蒋介石对他如何严词训斥,他都置之不理。

1934年,蒋介石的三道封锁线被中央红军突破后,迅速调集30晚兵力在湘江沿岸构筑第四道封锁线,企图将红军围歼于湘江东岸。吴奇伟率领的第四军隶属薛岳的第二纵队,沿湘桂公路尾追红军,防止其北上与红二、六军团会合。

当时蒋介石曾亲自给何键空头密信,要求“务必全歼”红军,结果何键的部署被红军截获,决定分两翼西进,渡过潇水后,吴奇伟部继续尾追,与红军后卫部队发生零星交火。

白崇禧为了保存实力,调动主力部队南撤,给湘江防线造成了60公里的缺口。蒋介石急令湘军接防,但由于吴奇伟部没能及时填补缺口,红军先头部队抢占渡口,控制了湘江两岸30公里的渡口群。

湘江战役结束后,蒋介石将失败的原因归咎于“派系矛盾”和“战术失误”,命吴奇伟继续追击红军。在遵义战役中,吴奇伟部被红军诱敌深入,只剩下一个团的残部逃过了乌江,被蒋介石视为“国军追击以来的奇耻大辱”。

但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吴奇伟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吴奇伟坚决表示要“与三岛倭寇作殊死战”。“八 · 一三”战事爆发后,吴奇伟奉命率军进入上海阻击日军,其作战英勇不但受到上海各界的赞扬,还受到苏联使馆武官的称誉。

1938年7月,升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的吴奇伟,在薛岳的指挥下,在南浔县抗击日寇达半年之久,令日军的进攻速度大幅减缓。期间,吴奇伟还亲自指挥第四军、第六十军和第七十四军,在万家岭一带歼灭日军四个联队。

万家岭战役结束后,吴奇伟被委任第四战区副司令长官,南下广东坐镇岭南。汪精卫建立伪政府之后,吴奇伟发出讨汪通电,坚决表示“要用枪刺去揭露汪逆汉奸及一切妥协退让的无耻分子的企图”。

1940年,吴奇伟调任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率部驻防鄂西。后来日军向鄂西进犯,吴奇伟指挥部队顽强抗击,日军达到自己的目的后主动撤退,结果国民政府却趁机宣扬“鄂西大捷”,还给吴奇伟颁发了青天白日勋章。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吴奇伟接替薛岳担任湖南省主席。8个月后,吴奇伟又调任武汉行辕副主任。当时蒋介石正积极准备发动内战,吴奇伟一向反对蒋介石的做法,没有去武汉上任,转而前往南京汤山疗养。

当时吴奇伟身边有一个私人秘书名叫吴启彦,是共产党派去做转化工作的。吴奇伟在南京别无他事,人际交往也大大减少,吴启彦与其朝夕相处,转化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后来吴奇伟调任徐州绥靖公署副主任,曾主动将薛岳制定的作战计划拿给吴启彦看。

1947年前后,吴启彦约吴奇伟前往广州,建议他到香港找共产党,接头起义问题。吴奇伟欣然同意,通过吴启彦和华南分局的负责人有了短暂的接触。华南分局负责人肯定了吴奇伟过去的功绩,指示吴启彦努力做好转化工作,帮助吴奇伟摆脱反动阵营。

三大战役后,摇摇欲坠的国民党反动派,还企图将广东作为反动堡垒,吴奇伟被任命为广东绥靖公署副主任。此时吴奇伟的部下正在筹划武装起义,决定动员吴奇伟加入其中。

当吴奇伟了解起义的情况后,当即表示决心和大家一起干。原本吴奇伟等人准备在解放军到达广东前宣布起义,但解放军渡过长江后,国民党反动当局多次催促吴奇伟部前往广九路驻防。

情急之下,吴奇伟等人通电宣布起义,毛主席、朱德复电表示对吴奇伟的欢迎。

几个月后,吴奇伟作为华南解放军代表之一,前往北平参加新政协会议,虽然在会上闹出了“中国国民党万岁”的笑话,但他最终还是当选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并登上天安门参加了开国大典。

遗憾的是,吴奇伟还没来得及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贡献,就在1953年离开了人世,享年63岁,骨灰被安葬在八宝山公墓。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7

标签:历史   中国国民党   政协会议   国军   中将   万岁   蒋介石   红军   湘江   广东   日军   华南   战役   反动   保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