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一定要游遍全国”,这句话曾是无数上班族藏在心底的执念。56岁的陈女士也不例外,工作时被报表和会议填满生活,她总盼着退休那天能背着包去看世界。5年前,她终于拿到退休证,此后5年时间,她的足迹遍布海南的沙滩、西藏的高原、福建的群山,从跟团游到自驾游,把地图上的省市一个个划掉。可如今再提起旅行,她却轻轻摇头,“走得越远,越明白那些让人踏实的幸福,从来不在千里之外”。
很多人退休后像陈女士一样,把旅行当成对半生辛劳的补偿。看到朋友圈里别人晒出的雪山日照金山,就立刻订机票去西藏;听说江南古镇的桃花开了,连夜收拾行李赶去打卡。可真正到了目的地,往往是在九寨沟的人潮里挤得喘不过气,在网红小吃街对着几十元一碗的凉粉心疼钱包。陈女士说,她曾以为拍够了风景,就能填满心里的空落,直到某次在古城墙上看着夕阳,突然想起年轻时和丈夫在小区楼下看晚霞的日子——那时没有相机,却能把每一刻的温柔记到现在。
作家毕淑敏曾说,真正的旅行是带着灵魂去探索,不是走一路拍一路、买一路。陈女士对此深有体会,她的衣柜里堆着各地的纪念品,云南的银饰、新疆的挂毯,如今大多蒙了灰。她见过不少同龄人,把旅行当成逃避生活的出口,工作累了去大理,心情差了去丽江,可回来后该面对的问题一个没少。白岩松也曾坦言,自己在珠峰脚下依然会焦虑,因为烦恼从来不在海拔高低,而在心里是否安定。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证明,真正的疗愈不是换个地方生活,而是学会和自己的情绪和解。
年岁渐长,陈女士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慢下来的日子。年轻时她能三天暴走五个城市,凌晨四点爬泰山看日出,现在却更愿意坐在小区花园里闻桂花的香气,傍晚在阳台看云慢慢飘。她想起演员陈道明的故事,陈道明曾为了缓解压力去旅行,走过很多美景,最后却发现能让自己平静的,是回到书房看书的时光。余秋雨踏遍文化古迹,可他说最安心的时刻,是在书桌前把旅途的感悟写成文字。这些人都明白,旅行只是生活的调味剂,不是心灵的归宿。
陈女士也曾热衷跟团游,大巴上的笑声、旅伴间分享特产的热闹,一度让她觉得不孤单。可每当夜晚降临,酒店走廊里的行李箱声消失后,一扇扇房门关上,白天的热闹就像被按下暂停键。她隔着墙听到邻屋的电视声,却再没听到那些爽朗的笑。大家在朋友圈互相点赞,礼貌地问明天几点集合,却没人真正想了解对方的故事。木心说“热闹是挤出来的,孤独是骨子里的”,这句话她现在终于懂了,那些旅途中的热闹,不过是把孤独从熟悉的地方,搬到了陌生的城市。
陈女士的5年旅行,像一面镜子照出很多人的状态。我们总以为远方才有诗,却忽略了眼前的一蔬一饭、一茶一盏。退休后的幸福,从来不是打卡多少景点,而是能慢慢享受生活的从容——是看着阳台的花开,是和老友聊聊天,是不用追赶时间的坦然。陶渊明说“心远地自偏”,真正的远方,从来不在地图上,而在我们对生活的热爱里。或许,比起匆匆赶路去看世界,学会在平凡的日子里找到乐趣,才是退休生活最好的样子。
更新时间:2025-09-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