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灾后5万瓶“洪水”可乐被销毁 老板哭一天 是浪费还是炒作?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该篇文章结尾

当洪水退去后的贵州从江,关于“贵州一仓库5万瓶可乐浸泡后被销毁”突然冲上热搜!

当仓库的卷闸门缓缓拉开,浑浊的泥浆裹挟着浓重的腥气扑面而来,堆积如山的红蓝罐体在泥泞中半隐半现,像被遗弃的战场遗迹。

工人踩在没到脚踝的淤泥里,弯腰抱起一箱箱可乐,走向墙角的销毁区。

五万瓶可乐,近四百万元资产,在这一天化作无法回收的废品!


01

洪水带来的血本无归

突如其来的暴雨在2025年6月底袭击了贵州从江,洪水如脱缰野马涌向低洼地带,其中就包括这间存放饮料的食品仓库。

工作人员拼尽全力试图转移货物,无奈洪水势头太猛,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浑浊的泥水淹没整片仓储区。

当洪水退去后,仓库老板的另一个战场才缓缓拉开序幕。

看着瓶身标签上印得清清楚楚的生产日期,再看看糊满瓶罐的污泥,谁看见都心疼。现场一位协助清理的工作人员回忆老板当时的反应,老板在仓库角落抽了整包烟,最后红着眼睛仍然下令:全部销毁,一瓶不留!

很多网友都疑问,这些可乐密封完好,冲洗消毒不就得了?为什么非要扔掉这几百万货品?是钱多还是炒作?

02

食品安全边界

实际上,洪水不是普通自来水,里面可是裹挟着城市下水道污物、化粪池溢流、工业污染物甚至农药残留的洪水,本质上是一锅成分复杂的“生化汤”。

哪怕瓶盖密封完好,微生物、重金属及化学污染物都有可能通过毛细作用渗入瓶盖与瓶身的微小缝隙,这都是肉眼无法识别的渗透路径。

食品接触过洪水,就如同触碰了警戒红线。

我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禁止生产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被洪水浸泡的食品,即使外包装完好,也已被法律定义为“污秽不洁”的污染食品。

这可不是过度谨慎,在2005年美国卡特里娜飓风后,路易斯安那州卫生部严令禁止销售任何被洪水浸泡过的食品饮料,哪怕包装完好无损;

2018年日本冈山县洪灾后,当地政府对受灾食品执行了全球最严苛的销毁标准。

历史教训证明,洪水浸泡食品带来的健康风险远超过期食品。

在仓库里被泥水淹没的不仅仅是可乐,整箱的红牛功能饮料、旺仔牛奶同样在浑浊的泥浆中浸泡多时,这些原本在市场上炙手可热的商品,最终与可乐一起被装车运往垃圾处理场。

每一箱被抛进转运车的饮料,都砸在老板心上。

03

不忘初心

这近400万的货物,都是真金白银!老板情绪崩溃的背后,有个更残酷的现实,仓库并未投保任何财产险。这就意味着,这场暴雨带来的损失,将完全由个体商户独自吞咽。

事件经抖音传播后迅速发酵,原视频点赞量突破14万次。但评论区却暖了老板的心:

“这才是良心商家!自己扛下所有也不让问题产品流入市场!”

“天灾面前小老板太不容易了,以后买饮料就认准他家!”

仓库老板也是白手起家的创业人,如今洪水卷走了他十二年的积累,却没卷走他最初创业的信条。

当五万瓶可乐在垃圾处理场被机械臂压扁时,金属罐体发出令人心悸的爆裂声。这可不是简单的资产归零,而是一个普通商人对食品安全防线的悲壮守护。

这场雨浇透的不仅是仓库,更淋醒了千万中小商户,在气候日益无常的今天,一份保单不是额外支出,而是活下去的护身符。

灾难从不会提前预约,但准备可以随时开始。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4

标签:美食   贵州   洪水   可乐   老板   仓库   食品   从江   浑浊   饮料   完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