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转凉,夜渐长,眼瞅着就到霜降了。这节气一过,真正的“晚秋”来了,人也容易燥、乏、冷。很多中年朋友常常问我:“咋越到秋尾,人越没精神?”其实,霜降正是调养正气、保肾固阳的关键节点。这时候吃得好,吃得对,一整冬都暖和舒心。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适合中老年朋友在霜降时节吃的6种“冠军菜”,有养肾抗寒的,有润肺护胃的,搭配做法还简单,吃了当顿饭,受益一个节。
❶ 胡萝卜——“小人参”润肺护眼
老祖宗讲:“秋宜润”,这时候干咳常见,眼干也多。胡萝卜色泽喜人,在中医里属甘、平,入肺、脾经,能补中气、健脾润肺。咱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中老年人视物模糊可不能等。
平时炒胡萝卜,不如试试蒸熟打汁,加点蜂蜜温热喝。脾胃弱的还可以加一小块山药一起煮,顺肠道,清秋燥。
说到这儿,你们家是怎么吃胡萝卜的?是直接炒还是煮粥?可以留言说说,互相交流下养法~
❷ 山药——固肾强身的贴秋宝
有人问我:“为啥一到冷天,小便老频?”其实,这是阳气不足、肾气虚的信号。山药补脾养肾,在古籍里就写它“益肾气,健筋骨”。而且不燥不腻,最适合秋末调理。
切厚片蒸着吃,一点糖不放,原汁原味,上桌就抢光。或者煮粥时候掰小段扔进去,和红枣糯米搭档,好喝不上火。
嗯,说个小提醒,山药生的时候滑手,大家削皮时候记得戴手套,免得痒得慌。
❸ 南瓜——“金饭碗”养胃安神
冷风一起,人的脾胃就容易“打摆子”,饭量少、胃口差。南瓜性温,补中益气、养胃护脾,是养老防寒的好帮手。
把南瓜炖粥,或者蒸熟碾成泥,加蛋、面蒸成南瓜糕,口感绵软,不挑牙。晚上来一碗热南瓜粥,暖胃又助眠,吃完脚都热乎。
你有没有注意?近些年不少老年朋友夜晚睡不好,说是头热脚冷。这可能就跟晚饭吃得不对头有关系~
❹ 莲藕——通气养血好润燥
有人说,秋天最怕啥?我告诉你:燥。燥伤气血,伤皮肤,还容易伤心火,而莲藕清热润燥,是秋尾通调好帮手。脾虚的人吃熟藕,气虚血少可煮藕汤。
炖排骨的时候加点莲藕,一汤多补,还清口润肺。如果有朋友自觉“心浮气躁、夜多梦”,可以试试莲藕百合汤,缓和情绪,不再“心头火起”。
常听一句话:“心平气和一碗汤”,在我门诊的时候,常建议老年朋友晚上食疗比食荤来得强。
❺ 芋头——补肺气的根茎小富翁
芋头这种食材,很多人小时候吃得挺多,越老却越少见。秋尾霜降时期正是它应季的时节之一。它补肺气,含淀粉低,适合糖尿人群。
用芋头煮鸡汤、炖排骨,比土豆更黏糯,吃后肚子也不胀。而且芋头中含一种“滑质”,有润滑肠道的效果。
有些老朋友常说便秘、食欲不振,不妨试试芋头炖菜,既蓄脂肪又不上火,一举两得~
❻ 大白菜——“平民参汤”胜过贵药
冬天白菜赛人参,尤其在霜降一后,头茬的甜白菜最养人。这时候吃白菜,可清火降燥、生津补阴。
用白菜炖豆腐、炖粉条、炒木耳,都是经典不出错的配法。白菜帮泡菜、白菜丝做馅,小成本吃出老百姓的“养生大补”。
我最常说的一句话是:“花小钱,吃好菜。”白菜就是典型。如果你现在家里还有新鲜白菜,那可千万别浪费了这时候的好口感~
讲了这几种“冠军菜”,各有清补、温养的作用。霜降前后,正是“阴阳交替,气血换季”的时节。如果你最近也有手脚凉、心烦口渴、脾胃不适的现象,不妨从吃开始慢慢调。
你家秋天吃饭有没有啥“固定菜”?是老一辈传下来的?愿意留言和大家分享吗?
来源:健康养生常识。
民间方法非替代医疗治疗,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