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打疼了?荷兰约见中方高层,但偏偏不道歉,中方掀开第二张底牌

近日,荷兰经济事务部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主动向中国发出会面请求,希望化解双方在半导体领域的紧张局势。

然而,这位大臣在表示愿意对话的同时却坚决拒绝承认错误,甚至急忙为美国辩护。

这场风波的源头可以追溯到2025年9月,荷兰政府突然采取行动,依据一条早已被束之高阁的旧法律,接管了中国企业安世半导体的重要资产。

荷兰政府宣称这一决定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但自始至终都未能拿出具体依据。

更令人质疑的是,荷兰的行为完全绕过了正常的法律程序,给外界留下了“先定罪,后找法”的印象。

安世半导体原本是荷兰的一家芯片公司,2018年被中国闻泰科技以200多亿人民币收购,成为中资控股的企业。

该公司主要生产一些基础芯片,这些芯片虽然不属于最尖端技术,但广泛应用于汽车、手机等领域,对全球供应链安全至关重要。

文件显示,早在2025年6月,美国商务部官员就曾与荷兰外交部秘密会晤,直接要求安世半导体撤换中国籍CEO。

10月19日,卡雷曼斯在一场电视采访中对外宣称,已向中方发出会面请求,期望通过面对面交流,化解双方在半导体领域的紧张局势。

卡雷曼斯虽口口声声表示要解决问题,但态度却强硬异常,坚决拒绝承认此前接管中国企业资产这一行为存在任何问题。

当被问及是否会就接管资产一事向中方道歉或承认失误时,他的回答始终含糊其辞、回避问题,甚至还反复强调“荷兰没有做错什么”。

这种既要谈问题,又不承认问题存在的矛盾姿态,使得双方的谈判几乎从一开始就注定无法达成共识。

荷兰的真实目的是希望在既不承认错误的情况下,又能让中方取消反制措施,解决供应链危机。

面对荷兰的单边行动,中国迅速做出了回应。根据商务部官网消息,10月21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应邀与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进行了通话。

王文涛在通话中明确表示,荷兰针对安世半导体采取的措施,严重影响了全球供应链的稳定。

他特别强调荷兰应当秉持“契约精神、市场化和法治化”三大原则解决问题,保护中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相比之下,荷兰方面的回应则显得较为消极。他们仅表示高度重视与中国的经贸关系,愿意与中方沟通,寻求建设性解决方案。

但这种表态的潜台词是,荷兰并未认为自己有错,只是希望通过协商达成共识,而非道歉或撤回对安世半导体的接管措施。

更实质性的反制在于,中国实施了稀土出口管制措施。这一招直击西方产业的软肋,因为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对高科技产业和军工生产至关重要。

中国控制着全球60%的稀土开采和85%的加工产能,每架F-35战机需消耗417公斤稀土,其发动机耐高温涂层依赖钇元素,隐身涂层需铽化合物。

美国国防部承认现有稀土储备仅够维持6个月常规弹药生产。

中国的反制措施迅速产生了连锁反应。德国的宝马、大众和美国的通用等国际车企,因为大量配件需从荷兰进口,而这些配件的原材料又依赖中国的稀土,纷纷面临生产危机。

稀土供应受限使得这些汽车巨头们不得不向荷兰政府施压,他们的关注点已经从“政治站队”转向了“经济生存”问题。

这些跨国车企的集体施压,让荷兰政府深陷四面楚歌的境地。

安世半导体的主要产能实际上在中国境内,需要从中国出口产品到荷兰,但现在中国禁止出口,导致安世无法按时完成生产。

这种断供直接影响了安世向欧美客户交付半导体产品的能力,形成了一种悖论——荷兰接管公司原本声称是要“保障稳定供应”,结果却导致了更严重的供应中断。

面对荷兰既想解决问题又不愿承担责任的姿态,中方亮出第二张底牌:安世中国区宣布独立运营。 这一决定意味着荷兰政府试图通过控制总部来影响中国区分公司运作的计划彻底落空。 安世中国区的声明明确表示,未经中国区管理层同意,外部指示无权执行,同时保障员工薪资福利继续发放。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5

标签:财经   中方   荷兰   底牌   高层   中国   半导体   稀土   商务部   反制   措施   政府   美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