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公示!苏州八大片区控规出炉!

苏州老城区居民最头疼的就是历史保护和发展需求撞车,今天(7月18日)官方一口气发布了胥江、沧浪新城、留园、黄桥等八大片区控规调整,这波操作真正在尝试缝合历史保护和现代功能。

沧浪新城这次动静不小。

01单元直接把福运路西侧原定商业用地改成了科研用地,瞄准的是文化创意产业园。

边上京杭运河的健身步道也按实际权属重新划了线。

旁边03单元更实在,直接在南环西路南、福星一村西侧加建跨仙人大港的桥梁,把吴中西路880号小区接入路网——住那片的居民念叨多年的出行难终于有解了。

再看古城心脏地带。

泰伯庙地块从宗教用地转成文化设施用地,摆明了要盘活这片文化资产。

五峰园南边更狠,把零碎的社会福利、社区中心用地和商业用地打包成整块商业区,意图太明显:集中力量搞活文旅经济。

山塘街的调整藏着巧劲。

叶天士故居和谭宅两块历史建筑,这次老老实实按实际权属重划边界和用地性质。

不搞大拆大建,尊重现状权属再微调,比硬开发聪明太多。

老城更新就该这么细水长流地磨。

姑苏区的操作其实有迹可循。

去年住建部调研组来江苏考察时就专门点赞过“功能织补”的思路,这次控规从商业改科研、修桥补路到整合地块,全是冲着缝合城市肌理去的。

尤其工业遗迹转文创园、运河步道修正这些动作,和沧浪新城“发挥运河潜力”的规划目标严丝合缝。

有居民邮箱里收到通知才发现家门口要建桥,也有文旅从业者盯着泰伯庙改造进度。

说到底,老城更新最难的不是拆建,而是让古建不死,也让人住得舒坦。

这次调整没喊什么宏大口号,但科研用地替代纯商业、小尺度桥梁打通微循环、历史建筑按现状微调,桩桩件件都透着实用主义。

这波调整看得见门道。

沧浪新城一边用科研用地拉高产业层次,一边用新桥解决居民出行;古城区则死磕历史建筑活化,把零碎地块捏成商业拳头。

苏州显然在走第三条路——既不让老城变博物馆,也不让它沦为商业工地。

规划局邮箱 zgj@gusu.gov.cn 这两天肯定爆满。

福星一村居民关心新桥具体位置,泰伯庙爱好者打听开放时间,五峰园商户算着商业地块几时启动。

城市更新本该如此:要数据报表,更要油盐酱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2

标签:财经   苏州   商业   地块   居民   新城   权属   历史   运河   科研   福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