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去医院,有事找法院。谢谢!”
10月10日,王老吉用这12个字,硬核回应了加多宝关于海外商标权的声明。短短一句话,火药味十足,也让“凉茶双雄”持续十余年的江湖恩怨,再次被推至台前。
时间倒回上世纪90年代,广药集团将“王老吉”商标授权给加多宝实控的鸿道集团。谁也没想到,这罐凉茶日后能创造年销百亿的神话——2007年,王老吉销量突破50亿元,成为罐装饮料市场“一哥”。
但蜜月总有尽头。随着原董事长李益民收贿续签一事曝光,广药集团在2011年收回商标权。加多宝被迫改名换姓,推出红罐“加多宝”,双方从此开启长达十年的“贴身肉搏”。
官司从国内打到国外,广告语从“怕上火”争到“销量领先”,索赔金额累计高达47亿元。有人调侃:“加多宝做凉茶世界第一,打官司倒数第一。”
1. 国内增长见顶,海外是块肥肉
据白云山财报,王老吉大健康公司2024年营收87.6亿元,比2023年下滑12.5%。而全球植物饮料市场正以年增速10%爆发,东南亚市场增速更高达25%。
对企业而言,出海不是“可选项”,而是“生存题”。王老吉近年来海外年复合增长率超25%,加多宝也早早布局60多国商标——谁拿到海外商标,谁就握紧定价权和渠道话语权。
2. 商标是品牌的“命门”
品牌出海,商标先行。加多宝称早在2000年代初就注册海外商标,王老吉则指责其“恶意抢注”。法律差异让海外商标战比国内更复杂,但也更致命——一旦失去商标,产品可能连超市货架都上不去。
常年诉讼带来三重伤害:
资金消耗:双方诉讼费累计数十亿,本是研发产品的钱,却填了律师的账单;
品牌内耗:消费者从“看热闹”到“看腻了”,品牌形象在拉扯中蒙尘;
创新停滞:十年官司,凉茶还是那个凉茶,新品类的机会悄悄溜走。
但战火难熄的背后,是两家企业对生存空间的殊死争夺。王老吉借“WALOVI”国际罐加速全球化,加多宝则用“数字化溯源”技术争取信任。凉茶江湖的终极对决,早已不仅是商标归谁,而是中国品牌如何在全球市场找到自己的位置。
从红罐包装到广告语,从国内法院到国际法庭,王老吉与加多宝的缠斗,像极了一部商战纪录片。但抛开情绪看本质:当国内市场从蓝海变红海,出海不再是“锦上添花”,而是“生死突围”。
这场战争或许没有绝对赢家,但它给所有中国品牌上了一课:全球化不仅是卖货到国外,更是知识产权的布局、品牌价值的深耕。下一次,当你手握一罐凉茶,它背后的故事,可能比饮料本身更有味。
你怎么看凉茶双雄的海外之争?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更新时间:2025-10-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