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十年开发者倒戈Rust!只因Claude Code擅长静态类型语言?

AI 会有自己的编程偏好吗?

如果问 Claude Code “最伟大的编程语言”是什么,它又会怎么回答呢?

今天,Hacker News 上一篇技术博客引发了热烈讨论。作者结论相当直接:静态类型语言更适合“Vibe Coding”。

自从 Claude Code 上线后,这位作者改变了自己十多年依赖 Python 开发的习惯。

转而频繁使用自己并不十分熟悉的 Rust 等强类型语言。

凭借 Claude Code 的功能和编译器的安全检查,他即使在并不熟悉的语言中,也能快速生成并验证数千行改动,而且几乎不破坏稳定性。

他甚至预测:

在企业生产环境中,Python 的采用率将会下降——尽管我个人依旧很喜欢它。

然而,这样的结论在评论区却遭到不少质疑与反驳,尤其是在 Rust 这个热门语言上的讨论,更是针锋相对。

接下来,我们就看看,作者是如何得出“AI IDE 更擅长静态类型语言”这一判断的,而他的观点,又能否站得住脚?

1.因为 Claude Code,我转向了 Rust——更快、更安全

作者说,在CC上线后,他超过 10 年的编程习惯发生了巨变。

Python 不再是他新项目的首选语言。

如今,他常常管理一些并不精通的语言项目——TypeScript、Rust 和 Go——而且运行得相当顺利。

对他而言,这很反直觉:过去,他一直习惯用 Python 把项目“Vibe”出来。

而在 AI IDE 的加持下,他逐渐发现,静态类型、编译型语言在 vibecoding 中反而更适合,因为它们提供了更强的安全性保障。

当项目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Claude Code 搭配 Rust 反而比搭配 Python 更快、更安全——哪怕 Rust 的代码更底层。这完全得益于 AI 工具的加入。

他举了个例子:在 TextCortex 重构大量 TypeScript 前端代码时,Claude Code 会在完成每个任务后自动运行 tsc,确保代码编译通过才提交。这样的工作流,让他的效率远超使用 Python——毕竟 Python 并没有编译期的安全网。更让他惊讶的是,那些在短短几小时内提交的 3-5k 行改动,不仅没有破坏系统,反而提升了稳定性。

“大语言模型依然是‘有泄漏的抽象(leaky abstractions)’,”作者写道,“但它们现在已经足够成熟,既能保留过去 Python 的快速原型开发体验,又能避免 Python 在安全性、性能、语义清晰度上的短板。”

他甚至预测,未来生产环境里,Python 可能会被包括 Rust 在内的强类型语言挤压。

的确,Rust 拥有内存安全、零成本抽象、强类型和编译期检查等特性,但作者的个人体验,未必能代表大多数开发者的现实感受。

2.网友质疑:大模型在生成 Rust 代码上是出了名的差!

在评论区,不少有 Rust 经验的开发者对“更快、更安全”的说法表示质疑,甚至给出了完全相反的故事。

许多网友认为,AI 生成的 Rust 代码质量堪忧——即便能编译通过,也常常低效、臃肿、不优雅。

“这和我用 Claude 写 Rust 的体验完全不符。我有 2.5 年的 Rust 商业开发经验,水平不差。Claude 会在 Rust 代码上产生幻觉,因为它是统计模型,而不是静态分析工具。即便写出能编译的代码,这些代码通常也低效、难看。”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当然也和 Rust 语言本身的特性密切相关:

1)语义难度高

Rust 的内存安全和所有权系统对 LLM 来说理解门槛很高。

“我看到 LLM 在 Rust 上的主要困难,是理解语言语义——也就是编译器静态验证的那些规则。比如,它们会‘以为’存在 use-after-free 或 use-after-move 这种问题,但在安全的 Rust 中,这根本不可能发生,因为语言本身保证了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Rust 是为数不多真正做了新东西的语言,它的语义和 Go、TypeScript 的差异,比 Go 和 TypeScript 之间的差异大得多。我猜在 Haskell、OCaml、Prolog 这类语言中,LLM 的表现也会差不多。”

2) 边缘情况多,写法不统一

Rust 的标准库庞大、边缘情况丰富,甚至还有不少“看似应该存在但实际没有”的特性,例如没有没有隐式类型转换,没有默认的没有默认的“空值”/null等等。这些都容易让 AI 生成错误代码。

大语言模型在生成 Rust 代码上是出了名的差。…… Rust 本身坑很多、标准库庞大且边缘情况多,还有很多你以为应该存在但其实不存在的东西。Rust 的写法种类也很多,而不是像有些语言那样只有一种惯用法。

3)训练数据劣势

与 Java、Python 相比,Rust 在 LLM 训练语料中的高质量代码库相对较少,这直接影响了模型的生成质量。

一方面,Rust 诞生时间较短(2015 年稳定版发布),成熟项目和大规模开源库数量有限;另一方面,很多 Rust 代码分布在较小的社区仓库中,不像 Java/Python 那样集中在大型开源项目和知名代码平台,爬取难度也更高。

3.不过,这并不表示AI IDE不合适写Rust

Rust 一直以高性能和内存安全著称,但学习曲线陡峭。

如今,Claude Code 等一类好用的 AI 编程工具,正在显著降低 Rust 的上手门槛。

有网友指出,即便是相对小众的语言(如 OCaml、Scala),在 AI 辅助下产出高质量结果的时间和精力成本都大幅下降——虽然第一次生成几乎不会完全正确,但修正和迭代的速度快了很多。

那么,如何利用 Rust 的特性找到适合 AI 辅助的用法?

一位开发者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我用 Claude 写 Rust 的结果还不错。我的提示语通常是这样: “我有一个数据库表 Foo,这是它的 DDL:,帮我在 /v0/foo 创建 CRUD 接口;用和 Bar 相同的代码风格。” 我觉得它在模仿现有代码风格方面做得挺好。

原因在于,强类型语言在 AI 编码中确实能形成更快的错误定位与修复循环。

另一位网友补充:

“尤其是在 agentic coding 环境里。强类型/静态类型语言配合良好的编译器提示,能通过解析和类型检查形成非常快的反馈循环,而如果配合像 Claude.md 这样的规则文件,还能迭代得更快。”

4.写在最后:AI并不能直接帮你上手不会的语言

为什么评论区有人说“AI 写 Rust 出奇地差”,而作者却有完全相反的体验?

一位网友给出了一个有趣的解释——他借用了传播学中的“媒介素养”概念:当人们在某个领域是专家时,他们能分辨信息源的好坏;但当他们对主题不熟时,往往会假设信息源至少是靠谱的。

他说,自己在用大语言模型做 Web 开发时,也有和作者类似的感受:看起来 AI 的表现很不错——至少比自己手写的“烂摊子”要好。但问题是,他其实没有资格去判断 AI 代码的真正质量。“

他说了一句很扎心的话:“我觉得,AI 的不少价值,都来自工程师以为自己有资格判断它写得好不好。”

这番话引起了不少共鸣。有人补充说:

“虽然 AI 写不好 Rust,但如果让它从零生成可用且优雅的 Python 代码,它反而挺不错的。顺便说一句,我并不精通 Python。”

那么,AI 最擅长写的,其实正是你不精通的语言?

在讽刺之余,这也提醒了我们:在 AI 时代,开发者的持续学习依然有意义——编程能力既无法被一键自动化取代,也需要为所谓的“AI 编程神话”降降温。

不过,像作者这样,被 Claude Code 改变十年编程习惯的故事,未来只会越来越多。

你觉得 AI 更擅长写哪种语言?

你有被哪款 AI IDE 改变过编程习惯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7

标签:科技   开发者   静态   语言   类型   代码   作者   语义   模型   习惯   项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