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枝江市问安镇张家桥村的一间简陋木工作坊里,74岁的胡定权正专注地打磨着一件虎座鸟架鼓仿品。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工作台上,墙上挂着的手制二胡与眼前的文物仿品相互映衬,仿佛在诉说着传统技艺与古老文化的交融。
荆州,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了灿烂的楚汉文化。这里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楚汉文物,如漆木折叠床、虎座鸟架鼓等,它们承载着2000多年前楚人的智慧与审美。然而,这些文物的复原与传承并非易事,荆州博物馆深知民间匠人的重要性。胡定权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包山楚墓出土的折叠床,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折叠式木床,其复杂的榫卯结构和精湛的木作技艺令人惊叹。荆州博物馆在复原这件文物时,遇到了诸多难题。胡定权凭借多年的经验和精湛的技艺,耗时一个多月,对照图纸和照片,成功将折叠床复原出来。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胡定权的高超技艺,也彰显了荆州博物馆对民间智慧的信任与尊重。
虎座鸟架鼓作为荆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其仿制过程同样充满挑战。胡定权接到任务后,仔细研究文物图片和资料,凭借对木工技艺的深刻理解和对文物的敬畏之心,成功仿制出虎座鸟架鼓。这些仿制品不仅在博物馆内展示,还被制作成文创产品,深受游客喜爱。从国宝到文创产品,虎座鸟架鼓的“带土移植”策略,让古老文物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
匠人生态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胡定权的故事并非个例,民间还有许多像他一样的匠人,他们默默坚守着传统技艺。然而,这些匠人面临着技艺传承、市场认可等多方面的挑战。我们呼吁社会给予传统手工艺人更多的关注与支持。相关部门可以建立“文物修复匠人库”,将这些民间匠人纳入其中,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形成文化保护的闭环。
荆州博物馆与胡定权的“双向奔赴”,不仅是对传统技艺的传承,更是对楚汉文化的弘扬。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应珍视并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古老的楚汉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更新时间:2025-08-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