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不愧是港圈“老炮”,真的很懂大家想看什么,最近他在自己的栏目里又爆猛料。
其中,不少涉及到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神们,不仅点评了一下美女们的颜值,还曝光了她们抢资源、拼后台、争风吃醋的八卦。
1986年,刚满18岁的张敏还只是个街头传单妹,但她幸运的把传单发到了永盛电影公司老板娘向太手中,向太一眼看中直接签约成为公司首位艺人。
进入公司后,由小叔子向华胜倾力培养,不得不说真是老天爷赏饭吃。
在向华胜的力捧下,她迅速成为永盛的“御用女主”,短短几年主演了《赌神》《逃学威龙》《鹿鼎记》等30多部电影,被港媒称为“带资进组的祖宗”。
但也有可能正是因为这个称号,让王晶直言:我都不想用她。
1994年拍摄《赌神2》时,张敏与王晶的矛盾就摩擦不断,原本她饰演周润发的妻子,开场半小时就下线,她认为戏份太少,多次要求王晶修改剧本增加戏份。
王晶本来就看不上这种关系户,当场拒绝:“你以为你是青霞姐啊?”。
最终电影上映后,邱淑贞红衣咬扑克牌的镜头成了经典,张敏的角色却反响平平。
从此,这个梁子算是结下了。
据王晶后来透露,电影杀青后他在九龙塘突然被7、8个人围殴,脸上挂彩缝了七针。
圈内普遍猜测,此事与张敏当时的绯闻男友向华胜有关——毕竟向家在港圈的势力无人敢小觑。
尽管双方都未公开承认,但这场风波让张敏的“资源咖”标签更加牢固,也暴露了港圈黄金时代资本与艺人之间的复杂博弈。
梅艳芳当初可是被称为“香港的女儿”,1982年以新秀歌唱大赛冠军出道,首张专辑《心债》同名歌曲登顶香港电台中文金曲榜。
影坛上,她凭借《胭脂扣》横扫金像奖、金马奖等四大影后桂冠,塑造的“如花”成为华语电影经典形象。
王晶曾在采访中直言,梅艳芳是“演什么像什么,唱什么就是什么”的天才。
但这种天赋背后,藏着令人咋舌的任性。
1992年5月,梅艳芳在九龙塘某KTV遭黑帮堂主黄朗维纠缠,对方开出百万支票要求陪酒被拒后,竟当众扇她耳光并殴打助理。
这个耳光可不得了,直接让陪不陪喝酒变成了火拼。
冲突升级为双方四五百人对峙,幸亏向太陈岚单枪匹马到场调解才暂时平息事端。
然而次日黄朗维在街头被砍二十余刀,送医后更遭枪手潜入病房击毙。
这场血案震惊全港,电影《醉生梦死之湾仔之虎》便以此为原型。
当然,这种任性不仅体现在江湖恩怨中。
2002年梅艳芳确诊宫颈癌,医生建议切除子宫保命,她却因渴望生育坚持保守治疗。
即便病情恶化,她仍强撑完成“极梦幻演唱会”,最终在2003年穿着婚纱唱着《夕阳之歌》告别舞台,两个月后病逝。
王晶感叹,这种“天赋与任性的致命组合”,最终让一代天后过早凋零。
不过,梅艳芳的性格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与与童年经历密不可分。
四岁半便被母亲送去荔园卖唱,父亲早逝后全家靠她的演出收入度日,重男轻女的家庭环境让她从小习惯了用倔强对抗命运。
这种刻在骨子里的抗争,既成就了舞台上光芒万丈的“百变天后”,也让她在面对人生抉择时,始终选择最孤勇的那条路。
林青霞被王晶称为“东南亚第一美人”,足以看得出来王晶是多么看好她。
1992年,《鹿鼎记》开机,也是王晶与林青霞合作的高潮时期。
林青霞饰演的神龙教教主龙儿造型亮眼,30厘米高的铁丝发髻插满仿玉簪,3公斤重的“冲天炮”造型让她行走需人扶,还被周星驰调侃“下雨天能当避雷针”。
但这份风光背后暗藏暗流。
邱淑贞饰演的建宁公主戏份从配角升为核心,原本属于龙儿的三场对手戏被调整,其中一场韦小宝调侃教主的戏码改由建宁公主完成。
林青霞当场就吃邱淑贞的“醋”了,说为啥不能按原剧本走,从此王林二人小摩擦并未停止。
某次拍夜戏,林青霞看到邱淑贞的化妆间比自己的多放了两盏补光灯,当场让化妆师把自己的灯调亮。
王晶得知后,让道具组给两个化妆间各加了一盏灯,才没让事情扩大。
然而,这场暗战的影响还在蔓延。
王晶为邱淑贞量身打造的《赤裸羔羊》上映后,林青霞在接受《明报》采访时被问及看法,只说“每个演员适合的角色不同”。
而王晶后来也提到,那段时间他去片场,总感觉林青霞的团队对自己态度冷淡。
这些细节藏着港圈黄金时代的复杂,即便贵为“东方不败”,林青霞也难逃剧组内部的资源分配纠葛。
那些看似平常的调整,实则是各方考量后的结果。
李嘉欣的中葡混血基因给了她立体深邃的五官,1988年港姐夺冠时,她穿银色晚礼服的照片却被王晶用红笔圈出腰线:“这里空得能塞个拳头”。
这位导演在自传里直言,李嘉欣的美“像橱窗模特”,静态时精致却缺乏烟火气,拍古装戏得靠披风遮肩膀缺陷。
王晶的这种审美差异直接影响了她的戏路。
1992年拍摄《妖兽都市》时,她饰演的幻姬虽以冷艳造型成为经典,但王晶在片场多次吐槽她“瘦得撑不起戏服”,连武打戏的金属护腕都得垫海绵才服帖。
某次庆功宴上,他半开玩笑说:“嘉欣吃西餐都用刀叉,哪像关之琳捧着云吞面也能拍出风情”。
就这一句话让李嘉欣的事业发展陷入瓶颈。
尽管王家卫在《堕落天使》里挖掘出她的颓废气质,让淋雨抽烟的镜头成为文艺片符号,但主流导演仍更倾向给她“花瓶”角色。
王晶甚至在选《赌神》女主时,因她“没肉感”而放弃,转头用了王祖贤。
这种争议伴随她整个职业生涯,直到《海上花》里泼辣精明的黄翠凤,才让部分观众看到她演技的可能性。
1983年张曼玉以港姐亚军身份出道,签约TVB时连走位都要导演手把手教。
早期在《青蛙王子》这类电影里,她的角色被王晶形容为“会动的布景板”,连台词都常被后期配音覆盖,因此被打上了“中看不中用”的花瓶标签。
转折发生在1988年。
她在张艾嘉推荐下赴台参演《黄色故事》,这部探讨女性婚恋压抑的文艺片让她首次接触到“表演需要灵魂”的概念。
王晶回忆,她闭关一年,每天跟着张艾嘉研究剧本到凌晨,连吃饭都在练习台词节奏。
可在外界看来她依旧是原来的“花瓶”,直到她接下了王家卫的《旺角卡门》。
当时剧组预算紧张,她为了演好夜店女孩阿娥,每天蹲守九龙城寨观察真实舞女的神态动作。
有场哭戏连拍七小时,她最后真的哭到脱水送医,这段表演让她首次获得金像奖提名。
从此,张曼玉像开了任督二脉,角色拿捏一发不可收拾。
《阮玲玉》开拍,导演关锦鹏原本担心她撑不起民国名伶的复杂内心,没想到她为贴近角色学旧上海方言、研究阮玲玉的每部作品。
她甚至在片场穿着戏服一整天不卸妆,最终凭借这个角色成为首位柏林影后。
《花样年华》拍摄时。王家卫要求她用眼神传递情感,有场独自吃面的戏拍了27条,最终呈现的微颤筷子和泛红眼眶,被《视与听》杂志评为“东方美学的巅峰表达”。
从《旺角卡门》到《清洁》,她用16年时间拿下五座金像、四座金马、戛纳柏林双影后。
连王家卫都感叹:“她证明了花瓶也能开出玫瑰。”
这些成绩背后,是她对每个角色近乎偏执的打磨,也是港圈黄金时代最动人的逆袭故事。
1987年邱淑贞参选港姐时,因被传下巴动过刀退赛,却意外被TVB签下。
签约第二年她结识王晶,在《最佳损友》里饰演的“豆豆”古灵精怪,让王晶看到了她的潜力,而邱淑贞也确实没让王晶失望。
1992年王晶为她量身打造《赤裸羔羊》,特意请来《Playboy》摄影师掌镜,以三点不露的性感打破三级片套路。
这部电影让她首次提名金像奖影后,也让“晶女郎”的标签开始发酵。
而后拍的《鹿鼎记》则帮她坐实了这个称号。
王晶为突出她的灵动,特意给建宁公主加了“虐待韦小宝”的戏份。
上文咱说过,连林青霞都在片场调侃,暗示她的戏份过于突出。
不过站在邱淑贞的角度来说,她的表现可圈可点。
女扮男装时英气逼人,换上女装又娇俏可爱,尤其“冰火九重天”戏份,把刁蛮与纯情拿捏到位。
电影上映后票房狂揽7746万港元,让她人气再上台阶,1994年的《赌神2》更是锦上添花。
她叼着扑克牌穿红色风衣的镜头,被影迷封为“东方玛丽莲・梦露”。
《视与听》杂志也评价这是“暴力美学中的优雅符号”。
不过,风光背后暗流涌动。
同期女星私下抱怨王晶给她的资源“多到离谱”。
从《香港奇案之强奸》到《不道德的礼物》,王晶几乎每年为她定制两部电影。
甚至经典角色也向她倾斜。
王晶为她修改《倚天屠龙记》小昭的人设,让这个角色更贴合她的戏路。
这种偏爱在港圈引起不少议论。
1997年她与王晶结束九年合作,1999年嫁给I.T集团主席沈嘉伟后彻底息影。
港圈从此少了一位风格鲜明的女演员。
尽管后来王晶力捧舒淇、孟瑶,却再没复制出第二个邱淑贞。
那个能把性感穿成铠甲,又让观众记住角色灵魂的“晶女郎”,成了港片黄金时代的独特印记。
参考资料:
更新时间:2025-08-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