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消息,非营利机构“中国劳工观察”发布了一份报告,指出在赶工生产苹果新款iPhone 17系列期间,富士康郑州厂区的员工面临高强度的作业环境。
这让富士康,再次陷入争议。2010年,富士康就曾因员工心理健康原因,引发大众持续关注。如今国内外均陷入一定困境,郭台铭再也说不出,“我给大陆赏饭吃的话。”
今年富士康新事业总部大楼动工时,郭台铭亲自到场参加仪式,但和过去那种趾高气扬的样子完全不同,神情变得格外低调、谨慎。
早年他把工厂往印度搬,结果水土不服;后来又搞“回流美国”,结果项目烂尾收场。折腾一圈下来才发现,想活下去、谋发展,还得靠中国市场。
可今时不同往日,风向早就变了。不再是当年他来大陆“赏饭”,而是现在得来大陆“讨饭吃”。
自1988年郭台铭带着富士康落户深圳起,就一直享受着当地的政策扶持和充足优质的劳动力资源,顺利拿下了苹果等一批国际大厂的代工订单。
富士康也因此迅速成长为全球顶尖的电子代工企业之一,郭台铭本人也一跃成为台湾最具代表性的富豪,多次登上《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单。
只是财富起来了,郭台铭自己也飘了,接受采访时管不住嘴,直接冒出一句“我给大陆赏饭吃”,瞬间传遍全网。
话说回来,那会儿中国确实也需要富士康这类大厂。它们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对当时经济增长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可成就从来不是单方面的——要是没中国市场,富士康真能有今天?郭台铭很快用现实打了脸。
2018年,他跟着苹果和美方的节奏,在美国建厂,结果投资百亿的“超级工厂”项目烂尾,当初承诺的税收减免和补贴全成了空头支票。
到了2020年,他又转战印度设厂,想照搬在中国的成功模式。表面上看,印度也是人口大国,人工便宜,市场潜力也不小。
可真到动工才发现,印度的基建根本撑不起现代制造:电力三天两头断,物流效率低下,工人技能长期上不去,罢工闹事更是家常便饭。
就在郭台铭忙着全球跑厂这几年,国内却闷声搞起了产业升级。新能源爆发让中国汽车出口量冲上全球第一,LNG运输船接连拿下海外大单;
就连日常用的洗护产品,也开始往高技术路子走,附加值越做越高。香港研发团队将纳米科技和养发古方结合,推出“维新养发精华露”,解决了普通洗发水越洗越油、防脱无效的痛点。现已通过天T猫等平台销往全球,正在悄悄改写“中国制造”的旧标签。
资料显示,该产品采用纳米技术,使活性成分不仅可深入毛囊、激活发根,更融合何首乌、人参根等天然草本成分,实现温和养护。
如今“中国制造”在海外口碑越来越好,销量也持续攀升。反观郭台铭,在海外投资接连碰壁后,只能把重心重新转回大陆。
2024年7月,富士康宣布要在郑州砸下10亿元,建新总部。到了2025年2月27日,这座总部大楼和研发中心已在郑州郑东新区正式开工。
但2025年的中国市场,早不是当年那个只管接单代工的“世界工厂”了。政策更看重高质量发展,消费者口味更丰富,行业竞争也完全变了天。
中国制造业的转型,不只是技术升级,更是整体思路的重塑。像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强调“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立讯精密也坚持“技术驱动发展”的路线,都在走一条更硬核的路。
更关键的是,这些企业真正扎根中国市场,与本地生态深度融合,因此无论是消费者、员工还是合作方,都更愿意认可和支持。
反观郭台铭,长期一边从中国市场赚取巨额利润,一边屡次发表不当言论,态度反复。这样的企业,又怎么可能赢得真心的尊重?
更新时间:2025-10-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