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假期,餐饮业的热闹不止在景区和人海,更在“娃”身上。
近日,有网友爆料扬州京华城海底捞正在围挡升级,打造全国首家亲子主题店。
截图来源于小红书
这看似只是一家门店的改造,背后却是整个餐饮行业一场静悄悄的“军备竞赛”,而竞赛的核心目标,就是我们的孩子。
品牌们正集体做儿童餐
海底捞的举动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其今年以来在亲子赛道上持续发力的一块里程碑。
七月在深圳开业的“Hi乐园”门店,直接打出“一吃海底捞,带娃没烦恼”的口号,这已远超“提供一份儿童餐”的初级阶段。
它设置覆盖多年龄段的专业玩耍区,配备专人托管,让父母能真正享受一顿不被打扰的火锅。
更引人注目的是北京亦庄的创新店,与猿编程合作,推出“边吃火锅边学代码”的服务,将“用餐体验”与“教育启蒙”捆绑,精准触达了当代家长“寓教于乐”的核心诉求。
这股风潮早已有之。
麦当劳、肯德基作为快餐巨头,深谙“儿童餐+玩具”的魔力,一套热门IP玩具能直接拉动连续数周的消费。
而中餐领域的“隐形冠军”西贝,更是将儿童餐战略做到了极致。
从营养搭配的餐食,到可爱的围兜和餐具,再到餐后的小米粥,它用一套完整的服务流程,成功将自己打造成了父母心中“带娃吃饭最不会出错的选择”,甚至有网友调侃其为“一家顺便卖西北菜的儿童餐厅”。
品牌们如此大动干戈,背后是清晰的商业逻辑。
根据《中国餐饮发展报告》及多家消费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在有0-12岁孩子的家庭中,超过70%的家庭每周至少有一次外出就餐,孩子对餐厅选择有决定性影响的占比高达近80%。
客单价更高的中产家庭,其餐饮消费决策更是高度围绕孩子展开。
这意味着,一个能成功吸引孩子的餐厅,锁定的往往是一个家庭的多次消费和长期忠诚。
这不再是简单地增加一个菜品选项,而是通过打造游乐空间、提供互动表演、推出联名活动等方式,构建一个从“吃”到“玩”再到“学”的完整“亲子消费生态”,其终极目标,是占领家庭的整个休闲消费场景。
西贝争议下的市场真空
就在品牌们争相布局时,儿童餐的 “老大哥” 西贝却栽了跟头,把这个赛道推上了风口浪尖。
今年 9 月,西贝 “品味早读” 账号的煽情故事彻底翻车:一会儿说 “1 岁娃非西贝不食”,一会儿讲 “7 岁娃哭闹着要吃西贝”,甚至编出 “店长被赠北京套房” 的离奇剧情,结果被网友戳穿漏洞,还牵扯出 “雇佣童工” 的质疑。
更让家长崩溃的是品质问题。之前罗永浩吐槽西贝 “预制菜卖得贵”,还说羊排有腥味,随后曝光的后厨画面更扎心:冷冻食材堆成山,西兰花保质期长达 24 个月,儿童餐用的还是转基因大豆油。
这对于将其视为“育儿餐饮避风港”的宝妈们来说,无疑是一次信任冲击。
社交媒体上,许多妈妈开始表达一种“失落的焦虑”:“以前不知道带娃去哪吃,就去西贝,省心。现在西贝出问题了,突然感觉没地方可去了。” 这种焦虑并非小题大做。
对于宝妈而言,选择一家儿童友好餐厅的标准极为严苛:食材是否安全、营养是否均衡、环境是否卫生、服务是否周到、是否能让孩子安静下来……
西贝曾以其稳定的输出,几乎成了这个复杂决策过程中的“标准答案”。
如今,这个“标准答案”受到了质疑,市场便出现了一个短暂但极具价值的真空期。
这种焦虑迅速转化为了市场机会。
其他餐饮品牌敏锐地察觉到,西贝暂时走出舆论阴霾的这段时间,正是自己“乘虚而入”的最佳时机。
谁能在这个节点上,迅速推出一套让宝妈们感到“安全、有趣、省心”的儿童餐饮方案,谁就能承接住这波因信任转移而溢出的精准客流。
海底捞的加速布局,或许正是看准了这一时机。
它用“专业托管”回应“省心”需求,用“编程互动”满足“教育”焦虑,试图打造一个比西贝更全面、更具吸引力的亲子解决方案。
这场“抢娃”大战,因此被注入了更强的紧迫感。
“抢娃”大战升级
当我们将视角拉远,会发现这场轰轰烈烈的“抢娃”大战,其意义早已超越了多卖几份儿童餐的短期目标。
这背后,是餐饮业对家庭消费场景的深度挖掘和对未来客群的长期投资。
短期来看,儿童餐是最高效的“流量入口”和“决策开关”。
一个成功的儿童服务,能直接破解家庭“去哪吃”的难题,成为引流获客的利器。
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地提升了客户粘性和客单价——孩子玩得开心,父母吃得轻松,整个就餐时长和消费金额都会自然增长。
长期来看,这更是一场关于“品牌心智”和“未来消费习惯”的争夺战。
今天在乐园里玩耍、在编程活动中获得乐趣的孩子,从小建立的品牌认同感是极其深刻的。他们长大后,会成为品牌的天然拥护者。
餐饮品牌们正在做的,是通过童年记忆和情感联结,提前锁定下一代的消费群体。
这意味着,竞争维度已经从单纯的口味、价格,全面升级为 “产品+体验+服务” 的综合实力较量。
可以预见,未来会有更多品牌加入战局。
也许不久后,我们会看到主打“儿童营养智库”的粤菜餐厅,与科技馆联名的亲子烘焙坊,或是拥有迷你图书馆的简餐店。
餐饮的边界正在被不断拓宽,而“带娃吃饭”这件事,正从一个普遍的痛点,演变为驱动行业创新与内卷的一股核心力量。
对我们消费者来说,这或许是件好事——毕竟,谁能拒绝一个能让全家都真正放松吃顿饭的地方呢?
只是希望,这场“抢娃”大战,最终卷出的不仅是创意和营销,更是实实在在的健康、安全与快乐。
更新时间:2025-10-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