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进行时,许多人选择宅在家里,享受一段宁静的时光。
然而,宅在家里并不意味着无所事事,而是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活动,让这段时光变得充实而治愈。
以下5个建议,将帮助你在假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放松方式,让身心得到真正的休息和恢复。
一、先问自己想做什么
真正的放松从“想做的事”开始。
研究表明,主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本身就能触发大脑多巴胺释放,产生天然的疗愈效应。
因此,假期第一步是列出几件长期想尝试却被忙碌压抑的爱好——比如学习一段乐器、尝试手工、阅读一本好书——并给自己安排时间去实现。
二、避免单一、被动的信息摄入
长时间刷手机或沉迷短视频会让大脑对低强度刺激失去兴趣,兴奋阈值不断升高,导致注意力涣散、焦虑感加剧。
建议采用“信息限时法”:每次使用电子设备不超过30 分钟,期间主动站起活动5 分钟,帮助大脑恢复对自然刺激的敏感度。
三、舒适区+挑战区的交叉安排
在舒适的日常任务(如整理房间、收纳书桌)中加入一点小挑战——比如尝试一道从未做过的菜、学习一段新舞步
——可以在多巴胺的正向激励下提升成就感,增强大脑注意力的恢复力度。
这种“舒适+挑战”模式兼顾放松与成长,最能抵御假期的倦怠感。
四、每天20 分钟融入自然,情绪立刻提升
大量研究证实,仅需每天20 分钟的自然接触(散步、坐在公园、晒太阳)即可显著降低皮质醇水平,改善情绪并提升心理韧性。
即使不想远行,也可以在小区绿地或阳台种植几株绿植,利用早晨或傍晚的柔和光线进行短暂的“自然疗法”,让身心同步充电。
五、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睡眠是身体的自我修复工厂。
实验显示,持续的睡眠不足会导致数百种基因表达异常,进而影响认知功能。
而固定的作息时间有助于生物钟同步,提升免疫力与代谢健康。
假期建议保持每天7–8 小时的睡眠,固定起床时间,避免“熬夜狂欢”导致的生理时钟紊乱。
六、细节养生:水分、姿势、眼睛
1、充足饮水:保持体内水分平衡可促进血液循环,帮助大脑保持清晰。
2、正确坐姿:屏幕与眼睛保持约50 厘米距离,背部挺直,防止颈肩酸痛。
3、眼部休息:每观看屏幕30 分钟后,远眺6 米以外的物体至少20 秒,减轻视疲劳。
国庆假期不必强迫自己外出,也不必沉溺于单调的刷屏。
把“想做的事”放在首位,合理安排舒适与挑战的交叉活动,利用每天20 分钟的自然时光调节情绪,保持规律作息并关注细节养生,便能在家中实现身心的全方位疗愈。
愿每位读者都能在这段黄金假期里,收获真正的宁静与活力。
总而言之,如果你假期就是不想出门,那就放心宅在家里玩吧,这没什么不正常的。
最后祝大家,不论是外出游玩,还是宅家,都能拥有一个真正舒心放松的国庆假期!
我是健康管理师三寿,今天就聊这么多,如果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感谢您的贵手点个赞,与你的好朋友共享。
更新时间:2025-10-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