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识字率高的原因,原来是这样!

这是明代早期的一部“看图识字”,这也是现存最早采用图文对照模式编纂的儿童启蒙读物

相对于千字文三字经纯文字类的,这个读本有图有字,通俗易懂,更加便于儿童学习。

这本蒙学读物叫《魁本对相四言杂字》,全书共收录了三百九十二个字,每个字都配有对应的图示。我们现在看到的是1920年的复刻本,底本源自明初洪武年间金陵王氏的勤有书堂。该书现藏于华东师范大学。

明朝政府从洪武八年(1375年)开始强制推行社学教育,规定每50户设立一所社学,要求15岁以下儿童入学,否则处罚家长。万历年间社学数量超过1.5万所,江南地区入学率甚至达到80%。这种政策直接推动了基础教育覆盖。 难怪明代明代识字率达到15%,江南地区达20%,对比清代识字率,高太多了!

下面是明代的另一本看图识字——《新编对相四言》截图,现藏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内容和《魁本对相四言杂字》大致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7

标签:历史   明代   原因   江南地区   儿童   读物   华东师范大学   年间   哥伦比亚   识字率   金陵   底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