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成都日报】
今天(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6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元阳哈尼梯田
这次入选的元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红河南岸哀牢山区,灌溉面积5.61万亩。梯田始建于唐代,其森林-村寨-梯田-水系的立体生态体系,实现了生活、生产与生态的有机统一。
赤山湖灌溉工程
赤山湖灌溉工程位于江苏省句容市,始建于公元239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目前秦淮河上游重要的灌溉与防洪调蓄工程,灌溉面积7.7万亩。
湔江堰
湔江堰位于四川省彭州市,始建于西汉景帝末年,至今仍灌溉16.2万亩农田,是平梁分水灌溉体系的杰出代表。
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
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由五条古渠及周边古泉、古井共同组成。古渠依托永定河弯道地形取水,巧妙避洪防淤,体现了化害为利的人水和谐智慧。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自2014年设立,目前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量已达到200项。至此,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已达42项。
一座都江堰造就了天府之国,成为了惊艳世界的文化遗产。可许多人并不知道的是,在成都,还有一座同样跨越2000多年的水利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同样是古代中国“以水定城”治理范式的鲜活标本,并延续至今。
湔水九分
跨越2000年的活态传承
公元前145年,蜀郡太守文翁在繁水(今湔江丹景山境内)修堰,上游“疏浚九河”,使之汇集湔江,下游“湔水九分”,灌溉下游土地,繁县区域(今彭州及周边)自此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膏腴之地。
湔江发源自龙门山,全长122公里。因为源短流急,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据《华阳国志》记载,孝文帝末年,文翁做蜀守时穿湔江口,溉灌繁田千七百顷(约8.5万亩)。
沧海桑田,湔江堰在历史长河中也一直在向前:唐宋元时期,形成了一堰两河的灌溉体系,到明清时期,形成了东、西两河近百堰灌溉系统,灌溉面积最大时达到20多万亩,滋养了彭县、崇宁、广汉、什邡、金堂、新都等六县部分区域,彭州也成为了成都市粮食、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地之一。
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古老的湔江堰历久弥新。2023年,彭州市湔江水生态河道整治工程(二期)——湔江堰闸坝项目荣获四川省土木工程领域工程建设项目科技创新的最高荣誉“四川土木工程李冰奖”,不仅弥补了都江堰灌区在620米以上区域性缺水的困境,惠及“天府粮仓”18万亩良田,还对打造川西旅游集散地,构建湔江河谷旅游区品牌价值链起到重要作用。
三大体系
呈现“以水定城”鲜活标本
据彭州市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申报的遗产体系及保存现状包括水利工程遗存、非水利工程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大部分。
水利工程遗存包括渠首枢纽、渠系工程、堤防工程、闸坝工程、泉源工程等,其中石埂村古河堰为古濛阳河堤岸,原为湔江主河道,历史上曾多次泛滥改道;泉源工程则遍布湔江堰灌区的中下游,包括高堰子、观音泉、双泉凼等357眼泉塘,泉水汇流成境内的黄土河。
非水利工程遗存包括水利管理建筑设施文翁祠、古桥、古渡口、古村落、文献档案及碑刻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其中文翁祠建于清代,现已建设为文翁纪念馆;古桥包括关口文澜索桥、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凤仪桥和建于清代的集埝桥;古村落有辛亥元勋尹昌衡的故里昌衡村;碑刻有光绪十九年的修四合堆碑告示碑、天彭山上的清代摩崖石刻,这是灌区内小堰规模及其管理的实证。
文翁祠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古蜀王开明治水的传说、刘皇叔与香水井的传说、文翁的故事、石洞堰烧灯的民俗。此外,还有其他周边遗存,如丹景山、天彭门、镇国寺白塔、白衣庵庙等等。
活态传承
诠释“可持续发展”理念
“绵延山水间,湔江堰如同一部镌刻着华夏治水智慧的活态史书。其承载的不仅是古蜀先民‘水旱从人’的生存理想,更映射着中华文明与自然共生的哲学基因,使其成为诠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绝佳案例。”在此前申遗的推荐语中,一位专家现场考察后如是评价。
据悉,湔江堰是一种典型的双水源互济的水资源调配模式。它巧妙地利用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优势,采用平梁分水的技术方法,形成“湔水九分”的水网脉络,解决了湔江来水四季不均,春旱夏涝的状况;并依托地下水浅的优势,挖掘了300余眼自流泉塘,将水源不稳定的劣势变优势;同时采用卵石拱建造技术,做到下面引水,上面种田。
四季平衡稳定的水源,对社会经济价值自不用多说,也让历史文化价值凸显。湔江流域是古蜀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扬雄《蜀王本纪》提到的鱼凫即在彭州;三星堆遗址位于古湔江主流河道马牧河畔,为发展灌溉农业,种植水稻、黍等作物,为城市兴起、文明传承奠定物质根基。据相关记载,制作三星堆诸多器物的玉、金、铜等材料都出自龙门山脉。
如今的湔江河谷旅游区更是湔江治水生态价值的充分体现。良好的森林河谷孕育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这里拥有“国花”牡丹和“国宝”大熊猫两张国字级大IP,一年四季雪山映照、百花盛开,拥有丹景山、海窝子古镇、白鹿音乐小镇、宝山温泉度假区等多个知名旅游景点,已成为成都当之无愧的“后花园”。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更新时间:2025-09-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