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中产买奢侈品,图的是面子,是朋友圈里的“身份认证”。Logo越大越好,专柜买单才有仪式感。但2025年,这一套已经彻底失灵了。
现在的中产更懂得“悦己”。他们开始清醒地计算一件商品的“质价比”,不再执着于最新款,而是追求经典、耐用、值当。用网友的话来说就是“不是全价买不起,而是打折更香。”
你以为他们是精打细算?其实这是消费观的进化。和上一代“晒出来”的炫耀不同,今天的中产正在构建一种“藏起来的体面”——看似不露声色,其实一身讲究。这股趋势,在数据上已经有了清晰体现。

就拿今年双十一来说,天猫奢品整体成交同比两位数增长,Balenciaga等品牌高双位数增长;京东也不遑多让,奢侈品珠宝、饰品成交额暴涨1.5倍,运动休闲鞋更是同比增长240%。还有线上主打品牌特卖的唯品会,近年来成了越来越多中产们“捡漏”的新战场。
2025年前三季度,唯品会的奢侈品销售已经同比增长30%以上。双十一期间,汤丽柏琦涨了60%、菲拉格慕涨了55%、EA7涨38%、BALLY涨35%、BURBERRY涨22%。这些原本只能在专柜才能见到的名字,现在正通过“品牌特卖”进入了更多中产衣橱。

今年3季度,唯品会超级大牌日和超级品类日栏目继续保持良好增势,整体业绩同比增长超过20%。SVIP活跃用户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占据平台销售额的51%。这意味着,唯品会的营收增长,有一半来自稳定复购的忠实用户。
对这群中产来说,这是消费进化。他们不愿为品牌高溢价买单,但愿意为“性价比的体面”掏钱。不是不讲究,而是讲究得更聪明。
这波趋势放眼全球也一样。2024年全球奢侈品特卖市场价值达到1.47万亿欧元,占整个时尚行业的18%,预计2025到2030年,折扣渠道的增速将是全价渠道的五倍。可见,全价崇拜正在褪色,精明特卖才是当代的主流逻辑。

对现在的中产来说,一件经典款的包能用五年,原价六千、特卖价一千三,花的是钱,买的是品味与清醒。懂得买折扣,不代表没有实力,而是不会被原价“PUA”。
这就是2025年,属于中产的新奢侈主义。没有配货、没有排队,但有一种特别踏实的“我值得”。
更新时间:2025-11-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