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得从2025年8月的WTT横滨冠军赛说起,本来一场普普通通的四分之一决赛,结果赛后那点事,比比赛本身精彩多了。
主角,张本智和,日本头号男单。对手,国乒小将向鹏。教练席上坐着的,是中国男队主教练,王皓。结果是4-2,张本赢了。按理说,赢了国乒选手,尤其是在日本主场,他激动一下,吼两嗓子,大家都能理解。毕竟,现在的张本智和,想从国乒主力队员身上啃下一分,比前几年要难得多。 面对王楚钦和樊振东,他的胜率确实不高,所以赢下向鹏这样的新锐,对他来说是一针强心剂。
但问题来了,赢球后的庆祝和赛后的礼仪,他似乎没能做好平衡。
比赛结束那一刻,张本智和直接把球拍一扔,整个人兴奋得像个刚拿到糖的孩子,在场内来回奔跑,掀起球衣盖住脸,对着天花板就是一顿怒吼。这套庆祝动作行云流水,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而球网对面,国乒的教练席,王皓已经站起身,伸出手,准备和过来握手的张本致意。
画面就这么停了几秒。王皓伸着手,姿势没变,但他的等待没有换来及时的回应。张本智和沉浸在自己的胜利喜悦中,完全没往这边看。
对于教练来说,尤其是输球一方的教练,他最关心的人永远是自己的队员。等了几秒后,王皓很自然地收回了手,转身开始跟垂头丧气的向鹏分析刚才比赛的得失。这是教练的本能,也是他的职责。
等张本智和终于结束了他的“胜利巡游”,想起来要去握手时,王皓已经完全投入到和向鹏的复盘中。张本走过来,王皓出于礼貌,侧着身子,头还对着向鹏,快速地伸出手和张本的手掌碰了一下。整个过程,可能连一秒都不到,眼神交流?基本没有。
这一下,可把张本给点着了。
他回到自己的教练席,脸上的表情从兴奋瞬间切换到愤怒。他先是伸出手指,隔着场地直指王下皓的方向,嘴里念念有词,情绪非常激动。紧接着,他开始向自己的教练“告状”,甚至模仿起刚才王皓侧身、心不在焉的握手姿势,越说越气,最后抄起旁边的毛巾,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这一系列操作,通过转播镜头,被看得一清二楚。现场的观众有点懵,网上的球迷直接就炸了锅。
赛后采访,张本智和没有回避这个问题,他把自己的不满原原本本倒了出来。他说,他觉得王皓不尊重他。他的原话大概是这个意思:“每次我输球的时候,他(王皓)都会好好跟我握手。但只要我赢了中国的年轻队员,比如这次的向鹏,或者之前的林诗栋,他甚至看都不看我一眼。”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还举了个反例。他说,当他输给王楚钦的时候,王皓就会很自信地和他握手。说完这些,张本智和直接隔空喊话:“我希望他能再尊重我一点。虽然他(作为运动员时)很强,但这个行为并不好。”
说实话,张本智和的这种敏感,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作为一个常年挑战中国队霸主地位的选手,他渴望的不仅仅是胜利,更是一种来自最强对手的“认证”。这种认证,有时就体现在握手、眼神这些细节上。他把王皓的一个敷衍动作,解读成了对自己胜利的轻视和不屑。
第一,礼仪是相互的。国际乒联的竞赛规则里写得清楚,比赛结束后双方运动员应立即握手。你庆祝胜利可以,但让对方教练和球员在那儿干等着,确实不妥。你先把礼仪性的程序走完,再去尽情庆祝,谁也说不出什么。你用长时间的庆祝消磨了对方的耐心,反过来又指责对方的握手不够热情,这个逻辑上说不通。
第二,王皓的角色。他首先是向鹏的主管教练,其次才是中国男队主教练。自己的队员刚输了关键比赛,情绪低落,他第一时间过去安抚、复盘,这是他的首要工作。对他来说,那一刻向鹏的心理状态,比跟对手教练进行一次完美的握手重要得多。如果他不管不顾自己的队员,反而满脸笑容地去跟张本长时间握手,那才叫不专业。
刘国梁指导当年也是这样,队员刚下场,他就凑过去叽里呱啦说一通。这是一种职业习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胜负心。王皓从运动员时期就是个“拼命三郎”,当了教练,这种风格只会更强烈。他的世界里,可能真的没那么多“人情世故”,只有技战术和胜负。
这件事情,也折射出张本智和这些年一个比较尴尬的处境。
想当年,他十几岁横空出世,击败各路名将,被誉为“神童”。那时候的他,意气风发,吼声震天,虽然张扬,但大家觉得年轻人嘛,有冲劲是好事。可随着年龄增长,当年的技术优势不再那么明显,尤其是国乒对他进行了彻底的研究之后,他打得越来越吃力。
他依然是世界顶尖选手,但不再是那个能随心所欲掀翻国乒的“怪物”。他需要用一场场艰难的胜利来证明自己没有掉队,所以他比任何时候都更看重胜利的“附加值”——比如,对手的尊重。
这种尊重,他想通过喊话来要,但真正的尊重,从来不是靠嘴要来的,是靠实力打出来的。 你能持续稳定地击败国乒主力,你的名字自然会刻在对手的战术板上,你的每一次握手都会被认真对待。偶尔赢下一场,就要求对方给予最高规格的礼遇,这心态本身就有点失衡。
更有意思的是,张本智和似乎有选择性地记忆了一些事。他提到输给王楚钦时王皓握手很“自信”,这背后可能也有一段故事。很多球迷都还记得2018年世青赛,当时王楚钦赢了他之后,也曾脱掉上衣激情庆祝。体育竞技,本身就充满了情绪的碰撞。王楚钦能做,张本智和自然也能做。但庆祝完了,把矛头指向对方教练,这就有点跑偏了。
这件事之后,我估计国乒上下,从教练到队员,再遇到张本智和,会更加警惕。这种警惕不只是在技战术上,更是在心理上。大家都会打起十二分精神,力争不给你任何赢球后“做文章”的机会。从这个角度看,张本智和的这次发飙,除了宣泄情绪,可能没给自己带来任何实际好处,反而让未来的比赛变得更加艰难。
体育世界,菜是原罪。但比“菜”更可怕的,是心态的失衡。当你开始将注意力从如何提升技术,转移到计较对手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时,你的路可能就走窄了。
王皓自始至终没有公开回应这件事,他还是像往常一样,带着队员训练、比赛。他捏在手里的战术板,和紧锁的眉头,或许就是对这场风波最好的回应。真正的强者,没时间理会场外的喧嚣,他们的目光,永远盯着下一场胜利。
而对于张本智和,这位曾经的天才少年,如今也快到了职业生涯的中期。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如何正确看待胜负和尊重,是他除了技术之外,必须补上的一课。否则,他摔掉的可能不仅仅是一条毛巾,更是球迷对他的耐心和好感。
更新时间:2025-08-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