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这张王牌到底有多牛?看看最牛的权威数据就明白了!

#认证作者激励计划#


中国稀土战略地位

1992年,邓小平提出“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中国稀土资源占世界80%以上,一定要把稀土的事办好”。

中国稀土一骑绝尘的盖世数据,才是彰显这张王牌的真正实力!

美国,欧盟,日本,印度等等,在中国稀土这张王牌面前,还在继续装腔作势。以为恫吓几句就可以手到擒来。殊不知,他们就像坐井观天的青蛙,口气大的好似要一口吃天。但在绝对实力面前,不得不秒变孙子乞求可怜。

一、稀土是当今世界不可再生的稀缺性战略资源

我国《稀土管理条例》中,对稀土做出定义:稀土,指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钪、钇等17种金属元素的统称。

稀土产品,包括稀土矿产品、各类稀土化合物、各类稀土金属及合金等。素有“工业味精”的美誉。

其中,冶炼分离,是指将稀土矿产品加工生成各类单一或者混合稀土氧化物、盐类以及其他化合物的生产过程。

金属冶炼,是指以单一或者混合稀土氧化物、盐类及其他化合物为原料制得稀土金属或者合金的生产过程。

稀土二次资源,是指经加工可使含有的稀土元素重新具有使用价值的固体废物,包括但不限于稀土永磁废料、废旧永磁体以及其他含稀土废弃物。


稀土素有“工业味精”的美誉

稀土之所以“稀”,并非总量稀少,而是稀土元素不是单质。组成稀土的17种元素化学性质相近,以合金矿或与其他元素形成共生矿存在。稀土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为0.0153%,在矿藏中的丰度只占质量的5%左右,因此,必须与其伴生矿物一同开采。稀土勘探、开采、冶炼难度极大。如何将17种稀土元素从稀土矿石中冶炼分离,形成稀土氧化物,才是最为关键的工序难题。

稀土具备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军事高新技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同时,稀土材料被广泛用于智能手机、电脑硬盘、医用核磁共振机、战斗机、通信系统。可以说,越是高精尖的设备、越是需要稀土材料。

稀土制成的各种稀土材料,主要为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催化材料、稀土储氢材料、稀土发光材料和稀土抛光材料等。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新能源风力发电机、机器人伺服电机需要钕铁硼等稀土永磁材料。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和石油裂化催化剂,需要稀土催化材料。每辆纯电动车消耗钕铁硼永磁体5公斤k—10公斤;每台工业机器人要消耗稀土永磁材料约25公斤;装机容量1兆瓦的风能发电机组需要约171公斤。由稀土元素钕稀制成的稀土磁铁,是最有效的供电方式,被90%以上的电动汽车采用。

稀土在全球的分布情况,中国一骑绝尘

二、中国稀土一骑绝尘的盖世数据,彰显这张王牌的真正威力

中国稀土产业目前拥有五个第一:稀土储量世界第一,稀土产量世界第一,稀土消费量世界第一,稀土专利数量世界第一,关键技术拥有数量全球第一。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具备开采冶炼稀土全部17种元素的国家,具有全世界最完备的稀土产业链。特别是生产技术、稀土萃取分离技术首屈一指。是全球唯一同时具备资源垄断和掌握萃取提炼精炼生产技术的国家。

中国成为稀土资源和世界顶尖稀土分离技术双料冠军。我国在稀土资源的利用方面具有全方位的控制能力。

2023年12月21日,商务部、科技部发布关于公布《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的公告。在禁止出口部分,“稀土的提炼、加工、利用技术”列入其中,具体涉及稀土萃取分离工艺技术;稀土金属及合金材料的生产技术;钐钴、钕铁硼、铈磁体制备技术和稀土硼酸氧钙制备技术。

美国彭博社指出,此次公布的目录中,除了禁止出口部分,还有限制出口部分,其中包含了“稀土的采矿、选矿、冶炼技术”这一方面。随着西方国家日益将关键金属的供应视为事关国家安全的问题,尤其是在全球能源转型引发对未来潜在供应短缺的担忧。西方生产商想要开发中国几十年来已掌握的稀土提炼工艺,可能面临技术挑战。特别是直到现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几乎没有稀土精炼厂,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和研究人员在如何提取和加工稀土方面已经建立了巨大的技术和实践优势。

2023年12月15日,《华尔街日报》报道指出,几十年来,中国一直主导着稀土磁铁制造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是唯一有能力从头到尾大规模生产稀土磁铁的国家。全球稀土产量的三分之二都来自中国。与此同时,中国的稀土矿石加工能力也占全球的85%,磁铁制造产能在全球占比超过90%。

路透社在2023年7月6日指出: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精炼产量的90%。“西方想在该领域复制中国每年5万吨的稀土产量可能需花费150亿至300亿美元”。

根据美国《防务新闻》的统计,美国约80%的稀土制品来自中国。美国商务部和国防部正在确认美国在关键领域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程度,其中包括在半导体和航空航天领域使用广泛的稀土元素钪,以及用于喷气和火箭发动机耐高温合金的稀土元素铌。目前,美国和澳大利亚能够开采稀土,但无法进行大规模加工;马来西亚可以加工矿石,但不生产磁铁;日本能够生产磁铁,但没有稀土矿产。

美国多家军工巨头联名警告白宫,认为美国高科技和军工产业严重依赖“战略竞争对手”的稀土产业。美国政府限制对方获得美国芯片,对方能找到替代品。但是美方却在稀土上找不到替代品,甚至会导致高科技和军工业陷入瘫痪。

更何况,制约西方稀土解决之道,根本不在于矿物供应,而在于提炼和精炼。而全球稀土精炼技术和生产几乎全部来自中国。即使美国拥有或者开采更多稀土,必须依靠中国才能形成最终产品。

三、稀土出口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因为美国是稀土资源的最大需求方

2024年11月15日,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国家密码局发布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的公告。

2024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施行。

根据《出口管制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有关规定,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国家密码局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自2024年12月1日起实施。

上述材料领域尤其是镓、锗、锑、石墨、稀土等,中国均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储备国和产出国。恰恰美国是这些稀有资源的最大需求方。

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这几种金属矿产无论是储量还是出口,中国均在全球占据领先地位。2023年中国生产了全球98%的镓、60%的锗、77%的天然石墨。

2024年4月26日,我国公布《稀土管理条例》,自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特别强调,国家对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实行总量调控,并优化动态管理。国家对稀土产业发展实行统一规划。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中国控制着稀土供应链的最大份额。中国占全球稀土开采量的60%左右,但占全球稀土加工和精炼产量的90%。中国在稀土资源的稀土萃取分离技术上,具有全方位控制能力。其他国家要完成稀土供应链,挑战巨大。仅仅是供应链,从发现到首次投产,各国所需时间通常需要15年以上。特别是直到现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几乎没有稀土精炼厂,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和研究人员在如何提取和加工稀土方面已经建立了巨大的技术和实践优势。

2024年5月17日,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4年全球关键矿物展望》(Global Critical Minerals Outlook 2024)报告预测,国际能源署报告指出,稀土元素对推进清洁能源转型至关重要,可用于制作电动汽车的汽车牵引电机和风力涡轮机电机。就全球精炼能力而言,稀土元素是所有关键能源转型矿物中地域分布最集中的一种。到2030年,全球稀土元素的精炼能力仍将高度集中在全球某些国家或地区,仅中国,约占全球稀土开采产量的60%,而加工和精炼量则占据近90%。。预计到2040年,稀土、铜、锂、镍、钴、石墨等能源转型关键矿物的市场总额将比现在翻一番有余,达到7700亿美元。

美国政府的数据显示,中国还主导着全球稀土磁铁的供应。欧盟的数据预计,到2030年,欧盟对稀土的依赖程度将增加6倍,到2050年将增加7倍。

四、中国稀土是遏制美国霸权霸道霸凌的最佳反制手段

权威研究支持的数据是:美国国会的研究报告指出,美国整个美国军工行业尤其是高新技术武器,对稀土严重依赖。制造一架F-35战机需要417公斤稀土材料,一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需要4吨。目前美国稀土矿物产品80%由中国进口,其余部分是通过其他国家间接从中国进口。目前,世界三大军工企业,雷神(Raytheon)、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 Corp)和英国宇航系统(BAE Systems)都离不开稀土材料。

英国《金融时报》评估结果,一艘弗吉尼亚级的顶级核潜艇的前期建造过程当中,要用到4吨稀土材料,制造一架F35至少需要417公斤稀土。

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第714研究所公开的数据说明,稀土在军事领域,它们被广泛用于精确制导武器、卫星和隐形技术。一架美国F-35战斗机需要约427公斤稀土,一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要消耗高达4.2吨的稀土。

美国空军官员坦言,若无法稳定获取稀土,“美国六代机可能永远停留在PPT阶段”。美国若想重建独立于中国的稀土供应链,需投入至少2000亿美元,耗时15年以上。

美国空军官员坦言,若无法稳定获取稀土,美国六代机可能永远是PPT

在此仅举一例:4月2日,美国特朗普政府对全世界高举关税大棒征收所谓“对等关税”,对华关税高达145%。

4月4日,中方立即出台系列措施精准反击,除加征关税外,还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钐金属具有军民两用属性,在军工领域有着关键作用,如用于制造F35战机发动机的润滑泵、导弹和飞行器的陀螺仪等,没有钐金属美方将造不出F35。

纽约时报中文网报道称:“中国垄断了全球钐金属的供应,这种稀土金属几乎全部用于军事领域,中方的出口管制导致美欧国家难以补充军事装备库存,暴露出美军供应链的重大软肋。”

钐除了军事用途外,还可用于制造高频管、微波设备和航空航天仪表、核反应控制棒、中子吸收材料及化工、农业、勘探和医疗领域。

美国政府的数据显示,中国还主导着全球稀土磁铁的供应。欧盟的数据预计,到2030年,欧盟对稀土的依赖程度将增加6倍,到2050年将增加7倍。


稀土元素的应用范围非常广

五、中国稀土将引导全球汽车产业发展格局产生巨变

我国多次强调,稀土等相关物项具有明显的军民两用属性,对其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

根据现行的稀土出口许可制度,中国要求外国企业提交有关公司运营、员工、终端用途和生产信息的详细数据。中国商务部关于两用商品出口的指南表明,企业还可能被要求提供产品和设施图片,以及过往商业合作的细节。中国政府依法依规对两用物项相关出口许可申请进行审查,对符合规定的申请,中方将予以批准,促进便利合规贸易。

为配合落实管制措施,5月9日,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组织不同部门,召开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会议。

美国媒体承认,中国的稀土牌威力巨大。

6月2日,纽约时报刊登重磅级报道,直接将矛头指向了美国现阶段在稀土上所面临的一系列困境,并且认为这种短缺会直接使得那个陷入“经济混乱”。20年前,美国国内的磁体公司选择将生产线转移到了中国,可不曾想20年之后,美国要因此而付出惨重代价。

稀土磁铁是组装从汽车、无人机到机器人和导弹等众多产品所必需的材料。

今年5月,美国汽车创新联盟和美国汽车供应商协会(MEMA)曾致信特朗普政府称,“尽管我们正在努力加强中国境外的供应链,但这需要更多时间,且不会缓解国内生产汽车所需的关键零部件短缺的现状。”如果没有更多来自中国的稀土零部件,汽车生产可能会减少或立即停止。

MEMA是美国代表大多数主要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的行业组织。

福特汽车就是因为因稀土短缺,其芝加哥工厂于5月份暂停一个车型的生产。

6月2日,《纽约时报》报道称,全球每年近20万吨高性能稀土磁体产量中,90%来自中国。尽管中国一直在努力发放出口许可证,但全球稀土供应正在迅速减少。一些中国稀土磁体制造商已停止生产以等待许可证发放,磁体生产缺口正在通过供应链蔓延,可能很快就会波及到制造商。

6月3日,《华尔街日报》报道,在汽车行业,稀土元素使电动汽车发动机能够高速运转。由于中国稀土磁铁出口实际上已陷入停滞,汽车制造商面临着是否能够继续维持部分工厂运营的艰难抉择。因担心可能会在几周内关闭部分汽车生产线,全球顶尖车企正竞相寻找解决之法。一些车企及其供应商正在考虑将部分汽车零部件生产转移到中国。这些车企正在考虑在中国工厂生产电动机,或将美国制造的电动机运往中国安装磁铁。将生产转移到中国以规避稀土磁铁出口管制的方法可能会奏效,因为中国出口限制只涵盖磁铁,而不涵盖成品零部件。

外媒认为此举颠覆了全球汽车制造商、航空航天制造商、半导体公司和军事承包商的核心供应链,不但凸显出中国在关键矿产行业的主导地位,且被视为是中方在对美贸易博弈时所拥有的关键筹码。

在我国禁止出口稀土提炼磁体之后,美国与欧洲公司储备量基本损耗殆尽。美国中西部以及南部地区工厂产能将大幅下降。因为在汽车生产用于转向,刹车,燃油泵的电机,都需要大量的磁体来制造,豪华轿车的座椅就需要多达12块磁体。

6月12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国正在要求外国企业提供“敏感”的商业信息,作为批准稀土磁铁出口的条件。大多数西方公司都说:只要能买到稀土,中国让我们干啥都行”,外媒称中方“引入了追踪系统”,要求生产商提供终端客户等额外信息。此举果然又引得一小撮西方企业怨声连连,它们既想买到中国的稀土产品,又不想接受中方的管理,甚至无端操心起商业秘密泄露。

彭博社认为,美国在重稀土分离提纯技术上落后中国20年,就算美国试图通过“矿产外交”等方式摆脱对华依赖,但短期内难以撼动中国地位。迄今为止,中国的限制措施主要针对中重稀土,这些稀土主要集中在国防领域,但如果中国对钕和镨等轻稀土元素也进行限制,这可能会对美国经济造成更大的打击,因为这些轻稀土在消费品中的应用更为广泛。日本和韩国的电池、半导体制造商也极度依赖中国的稀土供应,如果中国切断了这些美国盟友的稀土供应,美国企业面临更大痛苦。

多家公司和官方指导文件显示,中方在关键矿产和磁铁的出口审批流程中,要求提供生产细节和客户名单。这些公司表示,“只要能获取供应,企业愿意去做中国要求的任何事情”。

德国磁体制造商Magnosphere首席执行官弗兰克·埃卡德(Frank Eckard)表示,中国正在要求企业披露有关其产品和业务的“机密信息”以获取出口许可。他称,这是中国“通过官方形式获取信息,而非窃取”。

美国智库最新报告显示,受中国出口管制影响,美国军工企业稀土库存仅剩三个月储备,而全球超九成稀土加工产能仍牢牢掌握在中国手中。

中国造稀土磁铁资料图

美国汽车制造商并不是唯一难以从中国采购磁铁的制造商。

6月3日,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在一份声明中称:“若不迅速改变现状,将无法排除(德国汽车)生产延误甚至中断的可能性。”

中方的出口管制在各国车企董事会和政府层面引发强烈震动,担忧新车等产品的生产可能在今年夏末前陷入停滞。正紧急寻求与中方官员会晤,以推动加快稀土磁铁的出口审批。

策纬咨询公司(Trivium China)副总监科里·库姆斯(Cory Combs)表示,美国想要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还需要十年时间,而中国企业已经开发出大多数美国芯片的有效替代品。“现阶段,中国的影响力比美国的影响力更经久。”

如此看来,不用我们自夸,外媒已经为中国稀土写好了中国稀土这张王牌到底有多牛的剧本了。好好看戏,这很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8

标签:财经   稀土   王牌   中国   权威   数据   美国   稀土元素   磁铁   全球   磁体   管制   材料   永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