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入伏,提醒大家:最该注意的“4件事”,别忘了提醒家人!

2025年7月20日,农历六月廿六,正值今年入伏首日。

老话讲“热在三伏”,自今日起,正式迈入一年中最酷热的时段。

三伏天通常介于小暑与处暑之间,高温持续难消。

三伏之热,积聚已久。

“天暑下迫,地湿上蒸”,高温、高湿、闷热少风是其显著特点,故此时更需顺应天时,避暑养心。

今日入伏,长辈常提醒,当日再忙也切记:最该注意的“4件事”,为伏天安康,别轻忽,别忘了告知家人,听听老理儿的智慧。

1、切忌贪凉睡地板

暑气蒸腾,不少人图一时凉快,喜直接睡地板或石板上。

然老话警示“夏不睡石,冬不眠板”,此习惯隐患不小。

三伏天人体腠理开泄,阳气外浮。

地板阴寒湿气重,尤其水泥地、瓷砖地,极易趁虚入侵经络关节。

轻则次日腰背酸沉,重则埋下风湿隐患,“贪凉卧地,寒邪入骨”不可不防。

若实在难耐酷热,建议:

1)可铺厚草席或藤席于床上,隔开凉气;2)睡前温水擦身,助毛孔舒张散热;

3)心静自然凉,避免烦躁辗转。保护腰腹背心不受寒气直袭,尤为关键。

2、忌久吹穿堂风

闷热难当,许多人喜大开门窗,享受对流穿堂风,顿觉舒爽。

然此“贼风”最易伤人于无形。

三伏天汗出津津,毛孔舒张。此时强风(尤其穿堂风)直吹,寒邪可长驱直入,导致头痛、面瘫、肩颈僵硬,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之理。

睡中更易中招,醒来口眼歪斜者并不鲜见。

纳凉建议:

1)开窗通风选早晚,避开烈日当空时;

2)避免风口对人直吹,可用风扇摇头,或对墙吹风折射;

3)午睡或夜间,护好头颈肩背。自然微风徐徐为佳,切忌贪恋猛烈“人造风”。

3、勿空腹饮冰茶

燥热口渴,有人习惯晨起或饭前猛灌冰镇凉茶、冷饮解渴。老话却言“空腹饮冰,如刀剜心”,伤脾败胃尤甚。

三伏天脾胃本已虚弱,运化力减。空腹遇寒凉刺激,易致胃脘绞痛、腹泻不止。冰茶性寒,空腹饮更损阳气,“内寒中生”反加重湿困,与祛暑初衷背道而驰。

饮茶建议:1)改喝温茶或常温解暑茶(如菊花、金银花);2)饮冰需待饭后,且小口慢咽;3)晨起一杯温开水,唤醒脾胃更养人。解渴莫求急,温润方长久。

4、禁大汗冲冷水

入伏后,动辄汗流浃背。

劳作或运动后,常有人迫不及待冲冷水澡。然此骤冷骤热,乃养生大忌,古语警“汗出见湿,乃生痤疿”。

大汗时毛孔全开,血脉贲张。

冷水兜头浇下,致毛孔瞬间闭塞,内热无法散发,寒湿直侵腠理。

轻则寒颤头晕,重则引发高热、风疹,甚至诱发心脑血管急症。

沐浴建议:

1)汗歇半小时,再用温水(35-37℃)冲洗;

2)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勿久泡;

3)浴后及时擦干,尤其关节处。让身体由热至凉平缓过渡,方为伏天沐浴正解。

今日入伏,无论多忙,再次提醒,大家切记:最该注意的“4件事”,务必谨记,切莫大意,也别忘了叮嘱家人。

顺应天时,安稳度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3

标签:养生   家人   今日   伏天   穿堂风   毛孔   贼风   腠理   建议   冰茶   阳气   脾胃   地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