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商奇案|一计连环局,巧破诬陷冤

引:乾隆年间,信阳老字号茶行遇虫灾困局,幸得秀才解危。不料讨债时突生变故,公堂蒙冤,且看他如何以奇计反败为胜?


信阳茶海


茶荒遇奇人


清朝乾隆年间,河南信阳府的福瑞祥茶行,是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字号。茶行老板叫王有德,为人和善,做生意讲究诚信。可这一年,各地茶叶产地闹起了严重的虫灾,茶叶产量锐减,整个茶叶市场都陷入了缺货的困境,福瑞祥也不例外。原本一钱银子一两的普通茶叶,价格一路飙升,涨到了五钱、十钱,可王有德的茶行里,连一片新茶叶都没有。看着空荡荡的货架,王有德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整日唉声叹气。


这天清晨,福瑞祥刚打开店门,就来了一个穿着朴素旧衣的年轻人。年轻人自称叫张怀安,是本地落第的秀才,他说自己想买三两今年的雨前茶。王有德满脸苦笑,无奈地说:“公子,实在对不住,现在别说是雨前茶,就是去年的陈茶都没了。”


张怀安问清楚缘由后,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既然茶叶行情这么紧张,王老板为何不亲自去产地进货呢?就算虫灾严重,茶农多少也会有一些收成吧。”王有德叹了口气,说出了难处,原来那些大茶行争相抢茶,把价格抬到了天价,福瑞祥根本竞争不过。张怀安笑着说:“这有什么难的,如果王老板信得过我,我可以带你去买茶,保证能让你满载而归。”


王有德又惊又喜,可又不太敢相信会有这样的好事。张怀安看出他的疑虑,主动介绍自己是本地人,让王有德可以去打听。王有德经商多年,阅人无数,觉得张怀安看起来不像坏人,再看看冷清的茶行,一咬牙,带上银票,跟着张怀安出发了。


出发


茶园订奇约


两人日夜赶路,终于到了茶叶产地。张怀安让王有德先在客店休息,自己去帮他收茶。王有德心里七上八下,在客店焦急地等待。过了好久,张怀安满脸兴奋地回来,告诉王有德,他已经收到了上千斤好茶,而且价格很公道。王有德高兴得差点跳起来,不停地向张怀安道谢。


可张怀安却摆摆手说:“王老板先别高兴太早,这一千斤茶可不容易弄到手,茶农要您先签一份协议,才肯把茶叶卖给您。”原来,茶农一开始不愿意把茶叶卖给张怀安,张怀安承诺,今后三年,不管茶叶价格怎么变,福瑞祥都会按照协定的高价收购茶叶,茶农这才答应。


“三年?”王有德倒吸一口凉气,“要是这三年内茶叶大丰收,我岂不是要亏得血本无归?”张怀安笑着解释,今年虫灾太严重,三年内茶园很难恢复。茶农最怕丰收时茶价下跌,遭灾时又被抬高价格,要是有茶商能给他们一个保障,肯定能赢得他们的心。王有德听后,恍然大悟,心里对张怀安的远见十分佩服。果然,第二年茶园还是受灾,可福瑞祥却有源源不断的新茶,王有德知道张怀安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就聘请他做了福瑞祥的掌柜。


在张怀安的打理下,福瑞祥的生意越来越好,还开了好几家分号。

分号


讨债陷奇冤


有一年夏天,当地一家叫兴隆的茶行从福瑞祥买走了一批价值三千多两银子的茶叶,可过了很久都没付钱。王有德就让负责这笔生意的张怀安去讨债。兴隆茶行的老板叫赵永年,张怀安拿着欠据来到赵家,一进门就惊呆了。大夏天的,赵永年穿着厚厚的狐裘,戴着狗皮帽子,裹着厚厚的被子,屋里还生着一个烧得旺旺的炭盆。


张怀安惊讶地问:“赵老板,现在可是盛夏,您这是怎么了?”赵永年浑身哆嗦着说:“唉,老弟,不瞒你说,我最近得了疟疾,浑身冷得厉害。”张怀安说明来意后,赵永年吩咐管家摆上酒菜,热情款待他。管家不由分说把张怀安拉到席上,张怀安勉强喝了几杯酒,又提起还钱的事。管家拍着胸脯保证,赵老板已经吩咐了,明天就把三千两银子送到福瑞祥。又喝了几杯,张怀安只觉得头晕目眩,实在喝不动了,踉踉跄跄地离开了赵家,回家倒头就睡。


第二天一早,王有德叫醒张怀安,问他钱要回来了没有。张怀安说赵永年答应今天送钱。可王有德等了一整天,也没见赵家的人来。他派伙计去问,赵永年却说,昨天张怀安来的时候,他已经把钱给了张怀安,还拿出了那张欠据。王有德赶紧叫来张怀安,张怀安一听,大吃一惊:“绝对没有的事,赵永年明明答应今天还钱,根本没给我银子!”王有德问他欠据还在不在,张怀安一摸怀里,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欠据竟然不见了。


王有德有些怀疑地说:“张掌柜,你要是缺钱,跟我说一声,你对福瑞祥有恩,我肯定会借给你。”张怀安急得直跺脚,指天发誓,说欠据一定是赵家管家趁他喝醉偷走的。王有德半信半疑,又去找赵永年理论,可赵永年一口咬定已经把银票给了张怀安。双方争执不下,只好把官司打到了信阳府衙。

府衙


公堂辩奇案


信阳知府姓孙,平时还算清正廉洁。孙知府觉得这案子有点棘手,他派衙役搜查了张怀安的住处,没找到银票,只好亲自审问张怀安。张怀安大喊冤枉,孙知府问他:“你去赵家讨债的时候,都有谁在场?”张怀安说有赵永年和管家,还说赵永年当时得了疟疾,穿着皮裘,围着炭盆。没想到赵永年在一旁大喊:“大人明察,我从来没得过疟疾,现在大热天的,我要是穿成那样,不得热死?”孙知府觉得有道理,就让郎中给赵永年把脉,郎中说赵永年脉象正常,没有生病。


张怀安气得浑身发抖,大喊:“大人,我真的没说谎,我亲眼看见赵永年穿着皮裘烤火!”孙知府一拍惊堂木:“张怀安,你还敢狡辩!哪有人夏天穿皮裘烤火的?肯定是你喝醉丢了银票,还诬陷赵永年!”说完,打了张怀安二十板子,判赵永年胜诉。


这件事之后,王有德虽然表面上没说什么,但心里开始防备张怀安,对他说话总是冷言冷语,还经常仔细检查他做的账簿。到了年底,忙完算账,伙计们都回家过年了。王有德给了张怀安一个红包,张怀安打开一看,里面只有一文钱。张怀安心里凉透了,什么也没说,收拾好行李,带着算盘离开了福瑞祥。

元宝


脱衣雪奇冤


张怀安回家后,闷头睡了两天。突然,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他让家人准备好酒菜,然后派人去请兴隆茶行的老板赵永年。自从王有德辞退张怀安后,赵永年多次派人请他去兴隆茶行,都被张怀安拒绝了。这次赵永年听说张怀安请他,以为张怀安答应去他那里做事了,高兴地带着礼物来到张家。


当时正是寒冬腊月,天寒地冻,还刚下过一场大雪。赵永年到了张家,却看见张怀安光着身子,在院子里大口啃着“西瓜”,头上还冒着汗。赵永年看得目瞪口呆,张怀安却拉着他进了屋。几杯酒下肚,张怀安突然脸色一沉,猛地推开酒杯,盯着赵永年说:“赵老板,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上次我去讨债,是不是你故意设圈套,在酒里下药,偷走欠据?”


赵永年一听,脸色大变,转身就想跑。张怀安冷笑一声,从桌下抽出一把寒光闪闪的菜刀,挡住了他的去路。赵永年吓得瘫倒在地:“你……你想干什么?”张怀安把左手放在桌上,手起刀落,“咔嚓”一声,一截左手掌被砍了下来,鲜血溅了赵永年一脸。张怀安说:“今天你说实话,就放你走,不然你也得留下点东西!”赵永年吓得晕了过去,张怀安用冷水把他泼醒。赵永年看着浑身是血的张怀安,心想这人怕是疯了,不说实话肯定要没命,于是把自己假装疟疾,灌醉张怀安,偷走欠据的事一五一十地写了下来,还签了字按了手印。原来,赵永年见福瑞祥生意越做越大,眼红不已,听了一个道士的主意,用夏天穿皮裘这招,想离间王有德和张怀安。


赵永年走的时候,张怀安警告他:“做人要讲良心,你自己把三千两银子还给王老板,不然有你好看。”

大洋


真相大白


没想到第二天,几个衙役来到张家,把张怀安抓走了。原来赵永年回家越想越气,担心张怀安拿着供词去告官,就抢先一步,诬告张怀安讹诈。孙知府把张怀安和赵永年都叫来,问张怀安赵永年说的是不是真的。


张怀安大喊冤枉,说供词是赵永年自愿写的。赵永年气得直哆嗦:“胡说,我难道疯了,自己告自己?”孙知府让赵永年说说昨天的情况,赵永年说:“张怀安请我去他家,我到了以后,看见他光着身子在院子里吃西瓜……”


“等等!”张怀安打断他的话,对孙知府说:“大人,您听到了吧!现在天寒地冻,还刚下过雪,我难道疯了,会光着身子在雪地里?再说冬天哪来的西瓜?”赵永年一下子傻了眼,额头上直冒冷汗,赶紧说:“大人不信我也没办法,不过张怀安持刀威胁我,这可是事实!”孙知府问他有什么证据,赵永年说张怀安砍断了自己的左手。


这时,张怀安伸出双手,完好无损,赵永年彻底懵了。孙知府冷哼一声:“你说话前后矛盾,分明是在诬告!来人,拖下去打五十大板!”赵永年吓得连连求饶,张怀安说:“大人,赵永年年纪大了,就饶了他吧。只要他把欠的银子还给王老板,还我清白,这事就算了。”孙知府同意了。


原来,张怀安为了洗清冤屈,用了和赵永年一样的办法,利用人们的常识误导对方。他光着身子在雪地里“乘凉”,把冬瓜染成红色假装西瓜,而他砍断的左手,不过是包着鸡血的假手。赵永年当时吓得不轻,根本没看出真假。


赵永年把三千两银子还给王有德后,王有德后悔不已,亲自登门道歉,重新聘请张怀安做掌柜。后来,在张怀安的经营下,福瑞祥的生意越做越大,一直做到了京城,成了远近闻名的大茶庄。

大茶庄


后记:商海浮沉,奸计频出,诚信与智慧终破迷局。福瑞祥因贤才再兴,此故事亦警示世人:善恶有报,正道方得长远。


谢谢点赞、关注、评论、转发…


——故事结束~~下期再见——

#民间故事#​#中篇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5

标签:历史   连环   茶商   知府   茶叶   信阳   茶农   银子   虫灾   兴隆   银票   疟疾   管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