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稀土后,美对华态度变了,连续4次下重手,要中国付出代价

稀土被称为“工业的味精”,有助于提高产品性能、降低能耗,是军工生产、新能源和电子通信等领域的关键原料。美国80%的稀土依赖进口,根据美国地质局的数据,去年美方进口了8000万稀土化合物和300多吨稀土金属,可以说,没有了稀土,美国的“爱国者”导弹、F22和F35系列战机是造不成了,波音飞机、电动汽车、芯片的生产也将难以为继。某种程度上说,美方今年5月在关税问题上与中方谈判,一大动机就是寻求中方解禁稀土对美出口。

中方是这么做的,今年5月14号中美达成暂停关税协议后,中国商务部宣布暂停28家美企的稀土出口管制名单,只要相关企业提出申请,报商务部批准,可以从中国购买稀土,暂停的期限为90天。今年8月,中美再度达成协议,将“休战”期限继续延长90天,中方在稀土出口上信守承诺,在8月12号宣布,暂停16家美国实体的两用物项出口管制90天,其中包括稀土产品。

让人没想到的是,拿到稀土后,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变了,先后四次在不同领域对华释放消极信号。

8月13号,也就是中方宣布消息的第二天,美军“希金斯”号驱逐舰非法侵闯中国黄岩岛领海,这明显是为了给菲律宾的南海挑衅壮胆,同时为美国防部所谓的“航行自由行动”造势。到了8月18号,美驻华大使馆在官方微博发文,将中国称为“敌对国家”,还污蔑中国对美出口针对青年的“非法电子烟产品”。8月20号,该使馆再度发文,在所谓“强迫劳动”的话题上老调重弹。8月21号,美财政部对6家中国实体和4艘关联船只进行制裁,理由是“参与了伊朗石油贸易”。

美方先后在舆论、经贸和地缘领域连续4次对华下重手,明显是拿到了稀土后,对中国“有恃无恐”了。此举不利于中美重建互信,有损中美关系健康稳定,为更加激烈的博弈埋下了隐患,同时折射出美方在缓和中美关系上的“说一套做一套”,提醒我们要放下幻想,保持战略清醒,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

作为国际社会首屈一指的“谋略家”,中方对美方的表现早有后招。一方面是稀土管制,美方不要忘了,中方并没有完全放开稀土出口管制,美企要购买中国稀土,需要中国商务部批准,同时中方放松对美稀土出口的期限只有90天,到今年11月份,中方完全有权继续管制。另一方面是粮食进口,美国每年有2000万吨以上的大豆卖给了中国,占据其大豆年出口量的4成以上,如果中国不给订单,特朗普对美国豆农很难交代。而就在今年8月,中国宣布将从巴西和阿根廷进口1200万吨大豆。

当前美国已经把中国列为“最主要竞争对手”和“系统性挑战”,美驻华大使馆对中国“敌对国家”的定位,不过是说出了白宫的心声,可以说是彻底不装了,在这种错误认知下,未来的对华挑衅还会更多,力度也会越来越大。用王毅外长的话说,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中方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正在成为新的对美关系基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6

标签:财经   稀土   中国   代价   态度   中方   美国   美方   管制   中美   大豆   中美关系   期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