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百亿争产案反转!宗馥莉已到崩溃边缘


娃哈哈的遗产争夺战,又有新进展


从宗馥莉被天降弟妹起诉,到宗庆后被曝有六个私生子,娃哈哈争产大战的走向,每一集都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新进展来了,遗产大战局势突变


新的风暴已经出现,娃哈哈的豪门内斗,又更新了一集。


就在前两日,香港高等法院披露了最新消息:


宗庆后的遗产纠纷案将于8月1日在香港高等法院进行聆讯,性质是宣布决定,预计会是一个程序性的流程。


尽管整个聆讯预计仅5分钟,但对外释放出的信号已足够炸裂——宗家的内部博弈,远未结束。


图源:香港高等法院网站


正如此前电商天下所报道的,随着相关舆论的持续发酵,信托基金之下更大的冰川逐渐浮出水面——


这一场家族纷争,牵扯的不止是股权和法律,更是亲情伦理、传统观念与中国民营企业的传承机制。


更何况,在案件审理结果公布之前,还出现了一位可能改变局势的关键性人物——宗庆后的母亲王树珍。


据报道,这位今年103岁高龄的老人目前依旧健在,且根据中国《民法典》相关规定,王树珍作为宗庆后的母亲,是第一顺位继承人。


也就是说,哪怕宗庆后立下了遗嘱,只要该遗嘱的形式、内容或程序存在瑕疵,王树珍都有权利提出异议,甚至推翻遗嘱内容。


更关键的是,有传言表示,宗家家风历来“重男轻女”,杜建英帮助宗庆后成就事业,又生了儿子,与宗家关系融洽,也颇受认同;


图源:金融界


而王树珍也一向偏爱孙子,对孙女宗馥莉的态度始终复杂。


因此,这份偏爱,或许会在接下来宗家的权力分裂中,成为最沉重的伏笔。



宗泽后开火,家族伦理战升温


值得注意的是,比起报道中态度尚不明朗的高龄奶奶,来自亲叔叔宗泽后的火药味,无疑更加浓厚。


此前,宗泽后就一度在宗馥莉推动企业改革时多次表达不满,而在此番“继承者们”的风波中,这位亲叔叔更是频频发声,为自己加戏。


早在争议之初,宗泽后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犀利地点评宗馥莉:


“要那么多钱干嘛?天堂又不能使用。”“她从小就很自私,六亲不认。”


而就在昨日,据据媒体报道,宗泽后更是向宗馥莉隔空喊话,让她容纳这些弟弟妹妹,不要逼得他们无路可走。


图源:钛媒体


“今天如果杜继承了主要遗产而不给宗馥莉和她母亲,那就是宗庆后跟杜的不是,当然我也会出来伸张正义,今天恰恰相反。”


更耐人寻味的是,一方面,他自诩正义,为家族血脉发声;


另一方面,宗泽后却精准打击了宗馥莉“掏空公司”、“操控舆论”、“破坏遗产分配秩序”的种种行为。


这不是第一次宗泽后公开“背刺”宗馥莉,但如今,他抛出的指控比以往都更具杀伤力:


其一,娃哈哈尚有国资背景,“宗馥莉将公司业务转向由她100%控股的宏胜公司,是不是掏空娃哈哈?


其二,宗馥莉当前是否支付了娃哈哈商标的使用费?若没有,是否涉嫌侵占国有资产?


图源:搜狐财经


在电商天下看来,这些发问,步步紧逼,甚至直接上升到行政监管层面,将一个家族纷争硬生生推入“公共治理”范畴。


但我们必须打一个问号的是:宗泽后真的只是为“公道”而战吗?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曾提到:“要是国资愿意进来,我可以出面振兴娃哈哈。”


这句话仿佛一把钥匙,打开了他真实动机的后门。


图源:网友评论


不少网友指出:


他要的不是“遗产分配的正义”,而是话语权、是重返舞台、是用宗家的品牌为自己翻身的通道。


或许这一次,他不是站在正义一方的家族长者,而是一个历经多年浮沉的商人,借遗产之名,再度进局。



新时代的娃哈哈,该往哪走?


今天的娃哈哈,不再是当年靠一瓶营养液起家的草根品牌,它是地方政府、企业家精神、国资合作三者交织下成长出的复合体。


而在电商天下看来,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本质上就是那个在裂缝中长出的“中介型人物”。


他有国企的管理思维,也有市场的运营直觉;他能安抚体制,也能激发市场。


他的成功,建立在对“灰色边界”的灵活处理上——不强调产权绝对,也不回避责任归属。


他既没有压榨员工,也没对资本投怀送抱。


可如今,当他退出,遗产争夺将娃哈哈撕裂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以宗馥莉为代表的“新继承派”,试图通过现代公司治理让娃哈哈完成转型;


另一部分,则是以宗泽后等宗家成员为代表的“守旧派”,仍沉溺在“血缘统治”“长幼有序”的传统秩序中。


宗泽后质问娃哈哈“是不是国资企业”的时候,实则在挑动情绪——既然有国资背景,宗馥莉有什么资格说自己“是唯一的接班人”?


但问题的关键从不是“它是不是国企”,而是:谁还能用宗庆后的方式继续经营?


电商天下认为,宗家的纷争,从来都不只是“家务事”。


它的每一次反转、每一次热搜,背后都牵动着中国民营企业深层结构的一次次隐痛。


宗庆后这一代企业家,用“家长制”建立了秩序,也在有意无意中回避了制度建设的问题。


图源:微博网友


他们更信直觉胜于规则、更重感情胜于合同、更爱用“人情”调和风险,而不是用制度约束人心。


这在初期是优势,在传承期就成了死穴。


因此,想接班的第二代,不只是继承人,更像是“拆弹人”。


宗馥莉必须面对的是一整套失灵的继承机制:缺少家族信托、股权结构不清、接班计划模糊、公司治理混乱。


而当这些制度空缺被“亲情伦理”填补时,矛盾便注定激烈。


她必须自建秩序,但每次尝试都可能激起“你在赶尽杀绝”的反噬。


她要保企业,但外人只看到“她太贪”;她若妥协,公司可能沦为争权角斗场;她若坚守,又难逃“铁血无情”的舆论。


图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这是一场现代治理对传统家族的挑战。


而宗泽后,正在试图用“大家族共赢”的幌子,回到那个靠姓氏、辈分、门第就能分蛋糕的年代。


但显然,现实已经大不相同。



写在最后


宗家遗产之争,看似关乎财富,实则是一道拷问:


中国民营企业到底准备好进入“制度传承”阶段了吗?


在这道考题之下,如今陷入风波的娃哈哈,或许正是最典型的案例。


而宗馥莉,这位孤军奋战的“接班人”,不只是守住一个名字,更是在证明:


家族企业要活过第二代,不靠情分,不靠面子,只能靠清晰的边界与冷静的规则。


换句话说,宗馥莉守的不只是娃哈哈的未来,也是民企长青的可能性。

来源:电商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4

标签:财经   娃哈哈   边缘   遗产   家族   遗嘱   秩序   天下   纷争   聆讯   伦理   舆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