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15时38分,天启星座第34-37星由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五运载火箭在山东日照附近海域发射升空。新黄河记者了解到,本次任务是谷神星系列火箭第六次为“天启星座”发射组网卫星,本次发射任务的成功标志着“天启星座”一期全球组网全面完成。
新华社图
记者了解到,“天启星座”是我国首个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天启卫星可广泛应用于自然环境监测、智慧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应急通信、石油管线监测、电力物联网、智慧农林牧渔业、森林防火等自然灾害监测及智慧旅游等多个领域。
发射地为何选择山东日照?
“日照市地理位置优越,可以实现40到50度小倾角轨道卫星直接入轨,确保火箭运力得到最大利用。”19日下午,山东海上商业航天发射服务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金冲告诉新黄河记者,发射点位的选择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要保证航落区的安全性。比如不能经过他国的领海、领空,不能经过重要设施或人口密集区域。金冲表示,结合卫星轨道计算,日照是本次最理想的发射点位。
金冲介绍,山东省目前有海阳、日照和威海三个海上发射点位,能覆盖不同的射向优势区间,通过优势互补能够满足目前大部分卫星入轨的需求。此外,三点位可以实现平行发射,能够大幅提升发射效率,满足日益增长的商业航天市场的需求。
新华社图
成功发射背后的海阳担当
记者了解到,本次谷神星一号海遥五运载火箭由烟台海阳总装出厂。这是海阳成功保障的第16次海上发射任务,已累计将93颗卫星送入太空。
“目前,海阳已经在我国商业发射领域占据一席之地。”金冲告诉记者,海阳地理位置相对安全,港口经济活动较少,有利于保障海上发射的整个流程。另一方面,山东省政府以及烟台市对海阳卫星产业发展极其重视。山东省政府建立由省长担任召集人的山东省推进东方航天港重大工程建设协调机制,海阳东方航天港发展上升为省级战略。此后相继成立东方航天港集团以及专业发射保障公司、山东海上商业航天发射服务有限公司等配套企业,从顶层设计上保障了发射任务的组织。
此外,东方航天港产业园以发射为牵引积极地引进上下游链条,现在已经集聚了运载火箭企业6家,商业卫星相关企业及配套企业超过20家。“从运载火箭制造、卫星制造、装备配套、海工装备产业以及卫星数据应用、航天文旅等一系列产业,形成了产业链纵向一体化。”金冲打了个比方:如果运载火箭从海阳总装,在本地发射的话,最短的时间只需要两个小时。产业链一体化、制造发射一体化大大提升了它的发射效率,缩短了发射周期,降低了发射成本。
据介绍,依托我国首座海上火箭发射母港,海阳谋篇布局六公里商业航天产业带,积极竞逐商业航天“蓝海”:2024年,东方航天港组织保障的海上发射任务占全国全年火箭发射次数的8.8%,成为我国现有航天发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天上有星、陆上有箭、海上有船”三大核心能力为抓手,实现“火箭上天、产业落地”阶段性目标。
记者:刘海奎 编辑:刘玉红 校对:刘恬
更新时间:2025-05-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