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大讲堂第九期丨与诺奖得主对话:人类未来,路在何方?

石室大讲堂第九期丨与诺奖得主对话:人类未来,路在何方?


人类未来,路在何方?

人机社会,如何把握方向?

明日教育,是何种样态?

“我与诺贝尔奖得主面对面”暨

石室大讲堂第九期活动

带你揭晓答案

成都石室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刘涛

主持活动

成都石室中学党委书记 田间

致欢迎辞

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书记

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余孝其 致辞

01 专家讲座

爱德华·莫索尔教授

主题讲座

爱德华·莫索尔教授以《科学是有趣的吗?一个“大脑探索者”的成长故事》为主题讲述了他的成长和科研的经历。

书籍是我唯一能获取知识的渠道。爱德华·莫索尔教授出生在挪威西海岸的一个偏远岛屿上,在另外一个稍大的岛屿上长大。在他的童年时代,没有老师、学者、同学,书籍成为了他童年的伙伴和唯一获取知识的渠道。

我想去了解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的运行机制。1983年,爱德华·莫索尔教授进入奥斯陆大学学习,当时他可以选择基本粒子物理、生物化学等专业,但是他想了解这个世界的运行机制,所以选择心理学为自己的专业。

你要喜欢学习!你做的事情一定是你喜欢的!在大学学习的过程当中,爱德华·莫索尔教授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实验心理学。在克拉克·赫尔、爱德华·托尔曼等科学家的启发下,他对研究人的大脑是如何定位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网格细胞——大脑中的GPS。2005年,爱德华·莫索尔教授在内嗅皮层中发现了网格细胞——这些细胞具有类似的局部活动,但具有周期性的六边形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爱德华·莫索尔教授在这个领域取得一系列的重要成果。2014年,爱德华·莫索尔教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02 专家论坛


论坛主题

智汇石室·洞见未来

脑科学、人工智能与教育创新圆桌论坛


专家介绍

爱德华·莫索尔

诺贝尔生理学或

医学奖得主

王廷华

教授\博导

神经科学专家

程洪

教授\博导

人工智能专家

田间

石室中学党委书记

正高级教师


主要议题

议题一:结合脑科学技术与人工智能的视角,哪些学习能力在当今变得尤为关键?应如何培养AI难以替代的人类核心能力?


田间书记:要不断增强人机对话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守正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程洪教授:进入人机社会,人机交互的能力十分重要,要着重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人机协作的能力和跨学科学习的能力。

王廷华教授:高中是塑造人生观、价值观最重要的阶段,首先要想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成为有理想信念的人。其次是要怎么去做?要积极向上、遵章守纪、勤奋努力、热爱生活。

爱德华·莫索尔教授:要保持优秀的传统,多反思、多思考,重视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同时要重视实践,培养实践能力和感受力。


议题二:教育工作者应如何整合人工智能与脑科学技术,以推动个性化教育的实现?

程洪教授:学校可以给予自由选择课程的机会,根据不同同学的基础、爱好、未来发展,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未来有无限可能。

爱德华·莫索尔教授:未来应该是拥有无限的资源,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个人的目标和追求,教育的方式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学校可以基于学生的爱好、兴趣、和个人的偏好等制定个性发展计划。

王廷华教授:学校在未来可以基于“721”法则来进行教育教学的规划,70%是学好专业根基,20%是去做创新研究,10%用来锻炼身体。

田间书记:人工智能可以推动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主要体现在教学工作数字画像、教学工作进行人机协同、教育与人工智能融合与平衡三个维度。


议题三:随着相关技术的持续发展,未来的学校可能经历怎样的变革?它可能呈现出哪些新形态?


王廷华教授:机器不可能替代最原创的东西,人脑是难以替代的,最重要的是理想信念不能变,同时要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受益终身。未来学校需坚守人脑原创与理想信念,培养终身受益的思维能力。

程洪教授:人机协同的格局正在重塑中学和大学的教育,人类的突破性创新能力、情感共鸣的能力、审美能力是AI难以替代的。学校应聚焦培养 AI 难替代的创新、情感与审美力。

爱德华·莫索尔教授:我们需要的是将基础知识转化为应用的能力,科学、语言、艺术这些知识是重要的,永远都不会过时。学校需打破学科壁垒,强化知识转化应用,让科学、语言、艺术教育永葆活力。

田间书记:“两个变一个不变”。教育的场域可以发生变化、学习的方式可以发生变革,教育的价值追求和情感共鸣是不变的。

03 互动瞬间

莫索尔教授,对于中学生,请问您认为在探索科学时,是应该专注于一个方向还是应该广泛地涉猎不同的学科来寻找灵感?

爱德华·莫索尔教授:我觉得是后者,不同学科的经验和实践,会让我获得判断信息的能力,我们能够通过这种能力来判断哪些信息是真的,哪些信息是不值得信任的,从而得出有效的结论。

王廷华教授,我将来有学习神经科学方面的意愿,对于想学习该领域的高中生您有没有什么建议?

王廷华教授:需要多实践、多思考、多观察,培养好奇心,让自己拥有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思维能力。

莫索尔教授,如果想把一些知识复制到大脑里,该怎么做?一些科幻作品里写过可以把知识植入大脑。那么,以今天的科技水平,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吗?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爱德华·莫索尔教授我认为这个是不可以实现的,就今天的技术水平而言,信息是广泛分布在1000亿个神经元当中,必须知道他们现阶段是如何联系的,这背后机制又是什么,在你的大脑植入记忆,现阶段是不可能实现的。

莫索尔教授,阿尔茨海默氏症与网格细胞的错误功能有关,有针对网格细胞的疗法吗?

爱德华·莫索尔教授目前,我们尚无真正有效的治疗方法。未来的治疗方案或许并不需要直接针对内嗅皮质。但同时,我认为你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观点:如果我们能研究清楚最先受损的脑细胞,或许就能找到问题的根源、疾病的起始机制,进而可能发现通往治疗方案的线索。

04 精彩花絮

愿今天的科学家精神

照亮每一位石室学子的追梦之路

愿千年石室的薪火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永续辉煌

感谢大家对石室大讲堂的关注

石室大讲堂第十期与您不见不散!

来源:成都石室中学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0

标签:科技   石室   大讲堂   人类   未来   爱德华   教授   能力   人机   人工智能   田间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