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搭达人、平面设计师、卑微奶爸…教科书之外的鲁迅是什么样?

鲁迅诞辰144周年

中国文学史上有这么一个人,翻开他作品的那一刻,便使我们这一生的困惑,都有了答案。

这个人,便是鲁迅。

鲁迅生于1881年9月25日,今年是鲁迅诞辰144周年。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著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等。

今年夏天,一件紫色绞花毛背心意外引爆全民热潮,人文之宝复刻的毛背心在反季节售罄,并登上热搜第一,也为我们带来了一个不一样的鲁迅。

这款绞花针织毛背心是鲁迅在上世纪30年代的标志性穿搭,原件现珍藏于鲁迅纪念馆。鲁迅十分喜欢这件背心,曾穿着它上课、会友、拍照、伏案写作,留下了许多珍贵影像。

文学穿搭的走红,也让鲁迅不再只是教科书上的形象,而是一个真实可感的人。

长期以来,鲁迅给大家的印象,更多是课本上“须发直立、横眉冷对”的画像,他的杂文是匕首,他则是以笔为剑的战士。其实,撕掉“严肃”的标签,鲁迅并没有那么板正,他或许比你想象得更“斜杠”、更有趣,也更温情。

从书封到收藏:

鲁迅的设计,藏着文人的风骨

鲁迅先生一生设计了60余本书籍封面,主张“素雅留白,古为今用”,被称为“民国第一平面设计师”。

《呐喊》封面是鲁迅书籍封面设计中最有名的,对比强烈鲜明的红黑配色,深红底色如凝固的血痕,又预示着斗争和光明,黑色方块中压着“鲁迅”二字,象征他与时代同频“呐喊”与斗争;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彷徨》封面由鲁迅设计,陶元庆绘画,底色橙红,用了几何线条画三人呆坐椅上,面对着一轮圆而不圆、颤颤巍巍的深蓝色太阳,于百无聊懒中晃悠。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猫头鹰logo是鲁迅的经典作品,仔细欣赏发现猫头鹰的眼睛正好是两个人的头部,肚皮正好是两个人的身体,巧妙利用了正负形的创作手法。在没有太多先例参考的年代,这个logo真正体现了鲁迅先生在设计与艺术方面的过人之处。

此外,鲁迅还热衷于收藏,对艺术品有相当高的鉴赏能力。他一生中收藏了2100多幅优秀的版画,来自16个国家300多位版画家,是版画界收藏第一人,被誉为“中国新兴版画之父”。

《北平笺谱》由鲁迅与郑振铎合编,1933年底出版,共收图332幅,选用陈师曾、齐白石、吴待秋、陈半丁、江采、缪素筠、王梦白等绘画大师的笺画作品。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读鲁迅的童年回忆:

重返文豪的旧日乐园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对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全文描述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鲁迅回忆百草园,以“乐”为中心,以简约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其间穿插“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动静结合,详略得当,趣味无穷。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鲁迅在《故乡》中回忆自己的童年好友闰土,两人年龄相仿,鲁迅十多岁时,因家中祭祀繁忙,闰土被叫来帮忙看管祭器,二人自此结识,不到半日就熟识成为好友。闰土给少年鲁迅讲述大雪天捕鸟的过程、在瓜地里刺猹的经历,还热情地邀请鲁迅夏天到他家玩。祭祀后二人分别,直到多年后鲁迅回乡,才与闰土再次相见,两人的关系却因生活而面目全非。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故乡》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时尚轮回100年,

鲁迅的穿搭法则至今“真香”

1903年,鲁迅剪去长辫,拍摄“断发照”并写下《自题小像》:“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一剪,不仅是反叛旧制的符号,更成为他“以形表意”的时尚宣言——衣着与发型,皆可成为思想的载体。

后来,他干脆为自己设计了一款经典造型:铁刷一般整齐的平头,加上隶书“一”字的胡子。

陈丹青评价:“鲁迅先生的模样真是非常非常配他,配他的文学,配他的脾气,配他的命运,配他的地位与声名。”(《笑谈大先生》)

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文中有提到,有一天她穿了新衣服跑去问先生“我的衣服漂不漂亮?”鲁迅很坦诚的说“不漂亮”,对她的裙子做了一番评点后,犀利总结出五条法则:“瘦子避黑衣,胖子忌横纹,脚短穿白鞋,方格胜横格,竖纹显高挑。”句句直击痛点,堪称民国版“时尚圣经”,放在今天也毫不过时。

你以为叠穿是当代潮人的专利?早在1930年代,鲁迅就玩出了“针织+针织”的神级搭配——紫色绞花背心叠穿粗针织开衫,内搭白色棉布立领衫,搭配高腰阔腿裤与宽皮带,拉长比例。照片中,他身体放松,表情少了些严肃,多了点潇洒。右手夹烟,左手掐腰,看上去完全不像50岁左右的中年人,倒像个新潮青年。不得不说,时尚果然是个轮回,而鲁迅先生早已走在了潮流的前沿!

隐藏温情的书信

与鲁迅的“育儿宝典”

1926年秋天,鲁迅收到了许广平从广州寄来的一件毛背心。收到礼物后,鲁迅郑重穿上,甚至写信“炫耀”:“背心已穿在小衫外,很暖,我看这样就可以过冬,无须棉袍了。”(收录于《两地书》)

谁能想到,以犀利文风著称的“斗士”,也会为一件毛衣柔软了眉眼?原来,冷硬外壳之下藏着一颗温热的心。这件毛背心,不仅是许广平深情的载体,更是鲁迅对生活热爱的见证——他穿着它上课、会友、拍照、伏案写作,让平凡的织物成为时代洪流中一抹温柔的注脚。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人文之宝”以鲁迅经典造型为灵感,复刻了鲁迅先生的这件毛背心,保留了经典的紫色绞花针织设计,同时融入了现代工艺,使其更加贴合当代人的穿着需求。这款毛背心不仅是对鲁迅先生时尚品味的致敬,更是对那段深情故事的延续!

除此以外,笔下如刀枪剑戟的文学斗士鲁迅,私底下也是个“卑微奶爸”,翻开它与亲友的书信,简直就是一本“文豪带娃翻车实录”。

孩子已不肯晒太阳,因为麻烦,而且捣乱之至,月底决定把他送进幼稚园去,关他半天。——《鲁迅书信》1935.09.01 致萧军

从下星期一起,敝少爷之幼稚园放假两星期,全家已在发愁矣。——《鲁迅日记》1936.01.17致沈雁冰

重新挖掘一个

不一样的鲁迅

正值鲁迅诞辰144年诞辰之际,让我们从“官方鲁迅”“学界鲁迅”和“教科书鲁迅”走出,在文本的犄角旮旯,重新挖掘鲁迅身上的多元化。

作为一位公认的“大权威”,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鲁迅被冠名了不少“金句”,搞得人们真假难辨。一边是“如果拿不准一句名言是谁说的,就说是鲁迅说的”的流行语,一边是“我没说过这句话”的表情包,可谓啼笑皆非。而今我们细翻鲁迅笔下的文字,找出文豪确实说过的“金句”。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除此以外,我们还在人物形象上挖掘出大先生的“反差萌”,提取迅哥的平头和“一”字胡的主要特点,用趣味形象重构这位严肃文豪。让鲁迅从教科书中“横眉冷对”的形象中走出,变得更加温和可亲。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鲁迅的“跨界”绝非偶然。从《朝花夕拾》中描摹童年趣事的细腻笔触,到为萧红点评穿搭时的犀利眼光,他始终以赤子之心观察世界。他的多面性,恰是对“文人风骨”的另类诠释——既能在乱世中以笔为矛,亦能在烟火气中活出诗意。

更多文学的礼物,请点击↓

星标“人民文学出版社”,愿好文学始终与你相伴~

星标指南:点击账号↑

稿件初审:张 瑶

稿件复审:张 一

稿件终审:王秋玲

END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6

标签:时尚   鲁迅   卑微   教科书   平面设计师   背心   图片   文豪   诞辰   朝花夕拾   版画   书信   犀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