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涡浅笑,一笑就是1000多年!4件陶乐俑,揭开千年微笑背后的文化交融

极目新闻记者涂梦蝶 刘中灿

5月5日,“融在楚天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展” 上的 4 件唐代陶乐俑成为展出的亮点。它们不仅以迷人的浅笑和精湛的工艺吸引观众,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记者现场看到,这4件陶乐俑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其 “梨涡浅笑” 具有独特的美感,既展现出淑女的外貌特征,又传递出内敛的气质,形成视觉与气质的双重魅力。从服饰与发型来看,初唐受胡服文化影响,陶乐俑身着紧身窄袖服饰,梳螺形双髻,这反映出当时的时尚潮流与文化融合。

主办方介绍,去年,这套陶乐俑曾参加了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千年回响——中国音乐文物展”,作为中国音乐的形象、民族文化的代表在世界舞台惊艳亮相。

更重要的是,陶乐俑所使用的乐器也有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其中的四弦琵琶是唐代从西域传入中原的胡人乐器,这体现了唐朝兼收并蓄的文化包容性,以及不同民族间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融合。在唐朝,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标签:历史   千年   多年   文化   陶乐   胡人   唐代   唐朝   楚天   中国音乐   乐器   西域   气质   初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