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年前,恒大总部从广州迁至深圳后,许家印想寻觅一套新居,员工便向他推荐了大湾区富豪的标配 —— 深圳湾一号。
看房时,许家印对这套 900 平方米的大平层赞不绝口,他指着最大的卧室对妻子说:“以后我就睡这儿。” 接着又走到另一间稍小的卧室前说:“你就睡这儿。”
没人知道这对夫妻具体从何时开始分房睡,但许家印曾在公司里洋洋得意地宣称,他与妻子的感情堪称恒大所有员工的榜样。
值得注意的是,许家印斥资 1 亿元买下这套大平层后,没住多久就搬走了。据说原因是开发商没能满足他 “楼上不能住人” 和 “换防弹玻璃” 的要求。
随后,他又斥资数亿,在同一小区买下一栋独立别墅,并立刻拆掉了原本的矮墙,重新砌起一组高墙,确保外界无法窥探别墅内部;还把所有玻璃都换成了防弹的,这才安心住了进去。
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香港。
前几天,香港屋宇署发现,许家印位于布力径的别墅存在违建情况。
核查人员刚进大门时,以为他只是在院子里私搭了一个平台,可走进屋子后竟发现,许家印不知何时已将别墅下方的土地掏空,形成了一个占地约 460 平方米的地牢!
按理说,在全球购置了十几套房产的许老板,应该不缺一个放杂物的地下室,所以没人能说清他挖这个地牢究竟是何用途 —— 或许是防备自然灾害的 “末日堡垒”,或许是通向某处的 “求生密道”,甚至可能是宴请宾客的 “私人会所”。
这些猜测并非空穴来风。接近许家印的老员工形容他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楼上不能住人、要换防弹玻璃、修建大型地牢,皆出自此原因。
除了用物理手段保障个人安全,许家印还苦心经营各类人脉,仿佛认识的人越多,自己就越安全。只要觉得某人有 “能量”、能对自己有所帮助,他就会送给对方一份被称作 “恒大宝典” 的礼品。这本 “宝典” 是一只装满贵金属的意大利手工皮箱。
拿了 “宝典” 的人,通常也有资格前往恒大总部的 42 楼。那是一个半公开的会所,只有许家印、商务部的 “员工” 和被邀请的宾客三类人可以进入。
唯一的不速之客是许家印的发妻丁玉梅,她曾强行闯入过一次,随后又黑着脸离开了。
由此不难看出,丁玉梅确实是个能成大事的女人。即便丈夫已如此肆无忌惮,她仍能装作若无其事,继续陪他演好 “模范夫妻” 的戏码。
人们最后一次见到丁玉梅是在香港。听说丈夫被采取强制措施后,她便迅速飞离,有人说她在加拿大,也有人说在英国,总之不太可能回国了。
去年 10 月,英国方面传出消息,称丁玉梅如今过得十分窘迫。由于伦敦法院冻结了她名下价值 20 亿的房产和 2800 万现金,她连房产税都交不起,需要向朋友借钱才能勉强维持生计。
这听起来大快人心,但仔细想想,这大概率是丁玉梅自导自演的苦情戏,目的是告诉世人自己没钱了,让大家别再追债。
她可能没钱吗?
别的不说,单说他们夫妻经营恒大期间分得的股票红利,就高达五六百亿现金,而且这对夫妻平时的大额消费从不花自己的钱。
许家印回老家给村民发钱、发米的 200 万元费用,被记在了河南恒大分公司的账上;
许家印购买私人飞机、儿子结婚、修缮祖坟的开销,都记在了深圳恒大公司的账上…… 或许唯一需要花自己钱的地方就是买房了。毕竟,缺乏安全感的许老板,怎会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外人看管呢?
前两年,有好事者去许家印老家探访,发现村子中心竖着一块许家印的 “功德碑”,碑上歌颂他为家乡所做的好事。即便许家印倒台了,村民们仍念着他的好,自发组织了 “守护队”,防止陌生人靠近 “功德碑” 进行破坏。
村民们确实得到了许家印的好处,但他们拿到的钱都记在了恒大的账上,最终到底要由谁来买单呢?
作者:9527
更新时间:2025-08-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