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吴钩随笔
教育孩子,有时真像是在黑夜里走一条看不清的路。
你小心翼翼地铺灯、引路,以为她会循着你的光前行,
她却偏要踩在影子里,步子轻轻,带着倔强,不愿意看穿。
最近,我和妻子常常被女儿气得发笑又发愁。
大宝今年十一岁,正是“少年初长成”的年纪,
却总在我们说话时反驳一句,在吃饭时甩个脸色,
在我们想靠近时,转身走开。
我们努力做“讲理”的父母,给她自由,尊重,爱与陪伴,
可她却像一朵不合时宜开放的花,既不听话,也不顺从。
有时我们忍不住问自己:
我们那么努力育养出来的孩子,怎么还不如别人家“散养”的乖巧?
前几日参加家长会,遇上了一次“反转”。
老师安排一对一沟通,每个孩子15分钟,
大宝的班上有两个主课老师,一位是男老师,一位是女老师。
男老师是我家的邻居,女老师则是女儿好友的母亲,都是熟人。
我们本以为,熟人会“有话直说”。
没想到,他们对大宝的评价几乎接近“完美”。
“她学习认真,理解力强,又特别会帮助同学。”
“课堂上总是有小聪明,还会开些不伤人的玩笑。”
“上次她悄悄在我PPT上加了一句‘数学就是艺术’,我反而当成了金句。”
看我们一脸疑惑,老师赶紧补充道:
“她课堂唯一的小问题,就是太爱看书了。
有时会在我们讲课时自己看别的内容。”
我心头一紧,还没来得及说话,
女老师笑着安慰我们:“她看的不是漫画,不是闲书,
而是我们班另一位老师自己出版的小说。”
“所以我们也不好意思批评。我们会温柔地提醒她:
‘即使你已经懂了老师讲的内容,也要参与进来,和大家一起学习。’”
我和妻子相视一笑,忽然有点恍惚:
这孩子,真的有这么好吗?
回家路上,我试探着问大宝:“上课看小说,真的假的?”
她理直气壮地说:“我看的那本书,是我们老师写的!
他们家全是作家,我当然要支持一下。”
这一刻,我没有批评她。反而觉得心里有点松动。
或许,她真的只是,在课堂上自有一套判断,
在家里,也只是更真实地做自己罢了。
我想起女儿小时候的幼儿园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
“有些孩子在家像 devil,在学校像 angel;也有些,恰好相反。”
孩子从不是一面镜子,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中,会长出不同的样子。
他们在学校遵守规则、保持礼貌、追求表现,
回到家,才卸下伪装,释放压力,用最本能的方式与你相处。
我们所看到的“顶嘴”,可能只是她心里小小的火花,
那是孩子想要表达自我、测试边界的方式。
如果你始终把“听话”当成好孩子的唯一标准,
那你也会错过她成长中最珍贵的部分:
她开始拥有想法,开始拒绝附和,
开始在爱里伸展自己,而不只是取悦父母。
就像她在学校看课外书——
你以为她在“走神”,其实她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
你以为她在“叛逆”,其实她在向世界发出信号:
“我在长大。”
教育,不是要把孩子变成你的影子,
而是陪她走进她自己的光亮。
让她敢于顶嘴,敢于表达,敢于做选择,
更敢于,在犯错之后回头看看——你还在身后。
所以,别怕孩子顶嘴,怕的是她不再和你说话。
愿我们都能学会,在孩子“最不像话”的时刻,看见她最真实的成长。
那时你会明白:
孩子越“顶嘴”,其实越让人安心。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