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富二代吃喝玩乐,就怕富二代创业。
这句话在无锡富二代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2025年,一则消息在商圈掀起波澜:无锡洪汇新材实控人项洪伟将家族企业控股权转让给无锡国资,套现约10亿元。
而这场交易的背后,是一位父亲无奈放弃“子承父业”计划的现实,儿子项梁接手公司仅四年,企业盈利能力腰斩,市值蒸发超10亿。

“扶上马,送一程”,是中国家族企业传承中常见的模式,但项家的故事却成了一则“接班失败”的典型案例。
当创一代老去,江山该托付给谁?

项洪伟是无锡本土企业家的典型代表,16岁进厂当学徒,从树脂车间工人一路干到车间主任、分厂厂长。
2001年,项洪伟和妹夫凑了50万元成立洪汇化工,专攻氯醋树脂,这是一种用于油墨、涂料、锂电池隔膜等领域的特种化工材料。
创业初期,公司缺钱、缺技术、缺市场,项洪伟带着团队啃技术、跑客户,硬是在国际巨头垄断的领域撕开一道口子。
项洪伟敏锐地抓住中国加入WTO的机遇,以“低价高质”策略打开欧美市场,并大力投入研发,突破德国巴斯夫的技术壁垒,实现国产替代。
2016年,洪汇新材在深交所上市,成为行业标杆。

到2020年,公司年营收稳定在5亿元左右,净利润超8000万元,项洪伟也从一名车间工人,成长为年利润近亿的上市公司掌门人。
可俗话说的好,创业容易,守业难,特别是当项洪伟年纪越来越大,要把企业交给下一代的时候,企业更是出现了动荡。

2020年,项洪伟将董事长之位交给29岁的儿子项梁,启动“接班人计划”。
然而,这项被寄予厚望的安排,却在短短四年内走向反面。

项梁是1991年出生的“企二代”,高中学历,曾在美国圣莫尼卡学院就读,但未获学位。回国后,他在父亲安排下进入公司历练,2020年正式执掌帅印。
然而,项梁接班不久,洪汇新材的净资产收益率从2020年的15.91%骤降至2023年的7.65%,企业市值从近30亿元缩水至18亿元。
市场环境变化、原材料价格上涨虽是客观因素,但项梁在战略决策、危机应对上的经验不足也被内部诟病。
有员工透露,他在关键竞标中犹豫不决,导致订单流失。

面对供应链波动,未能及时调整策略,尽管项洪伟仍在幕后指导,但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续下滑已难逆转。
“虎父无犬子”的古语,在这一刻失了效。

面对业绩颓势,项洪伟做出了果断决定:出售控制权,落袋为安。
2025年1月,项洪伟与无锡国资旗下的锡港启兴科技签署协议,转让29.99%股权,交易总价约9亿元,加上此前减持套现的1亿元,项洪伟共回笼资金10亿元。
交易完成后,项洪伟仍持有22.82%股份,为企业第二大股东。
这并不是项洪伟第一次尝试“退出”。

2023年,项洪伟曾与苏州女富豪施宁娣洽谈类似交易,但因故终止,而此次国资接盘,不仅价格优于前次,也为企业注入了新的资源与信用背书。
2025年一季度,洪汇新材营收同比增长34.99%,净利润大增200.55%,迎来久违的业绩反弹。
对项洪伟而言,这或许是最好的结局:既保住了家族财富,也为企业找到了更稳妥的归宿。

洪汇新材的案例并非孤例,数据显示,A股上市家族企业在交接过程中,市值平均缩水40%;中国第一代家族企业传承成功率仅约30%。
其实,企业传承不仅是家事,也是关乎经济稳定与社会就业的国事。
创一代在交棒时,需理性评估接班人的能力与意愿,避免“强行传位”,而二代若想扛起大旗,不仅需要系统教育、实践历练,更要有对行业的敬畏与创新的勇气。
“扶上马”之后,路终究要自己走,而当接班人无力前行时,及时“换马”或许是对企业、家族与社会最负责任的选择。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
新浪财经·财联社:《蹊跷!实控人项洪伟将洪汇新材股份八折“甩卖”,受让方成立仅半年,套现6亿元露“交班”之意》
新浪财经:《二卖洪汇新材,无锡锡山区国资首次“买壳”》
界面新闻:《洪汇新材:控股股东、实控人项洪伟拟将29.99%公司股份协议转让给锡港启兴》
观察者网·眼睛财经:《洪汇新材“蹊跷”减持:实控人甩卖套现,90后项梁掌舵后成本承压》
更新时间:2025-11-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