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
“鲁迅故里百草园出口新开了一家文创店,果断拿下迅哥儿同款,毛衣。”这是小红书博主王子面在社交平台分享的帖子。
1926年秋,在厦门任教的鲁迅收到了许广平从广州寄来的这件雪青色绞花毛线背心。“背心已穿在小衫外,很暖,我看这样就可以过冬,无须棉袍了。”在《两地书》中写下的这句话,鲁迅记录下了许广平亲手编织的毛背心带来的温暖。
一件普通的紫色绞花毛背心,复刻1930年鲁迅标志性穿搭的精准设计,跨越近百年时光,以文创产品形式重现江湖,成为当代年轻人争相购买的潮流单品,并在2025年上海书展上引发购买热潮。
鲁迅同款毛衣在售 (图源:小红书)
同款毛背心
文学巨匠的时尚遗产?
在2025年上海书展上,人民文学出版社旗下文创品牌“人文之宝”推出的“鲁迅系列·大先生的毛背心”成为最大亮点之一。
这款毛背心复刻了鲁迅20世纪30年代标志性穿搭——一件紫色绞花针织背心,设计灵感来源于鲁迅博物馆收藏的原件,背后藏着一段温馨的故事。
1926年秋天,许广平在广州亲手编织了这件毛背心寄给在上海的鲁迅。她在信中写道:“今天放假休息,早上无事,仍在寝室里继续编织……”鲁迅收到礼物后无比欣喜,不仅立即穿上,还特意回信“炫耀”这份温暖。
“鲁迅同款毛背心”的走红,离不开名人效应的推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赵冬梅、古董大家马未都等名人都加入了这场“鲁迅OOTD”(OOTD是“Outfit of the Day”的缩写,意为“今日穿搭”)风潮。
莫言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展位探店时,工作人员送给他一件土黄色的同款背心,莫言试穿后非常喜欢,直接穿着就走了。
人民文学出版社文创部主任邝芮表示:“最近正在猛踩缝纫机,疯狂补货中。领导强烈要求做纯羊毛的、还要做大码的。”
“小时候课本里的鲁迅还是很严肃的,也没有把他当成‘精神领袖’,但工作后才发现了鲁迅的好,模仿鲁迅穿搭也是一种致敬吧。”林一告诉封面新闻记者,自己有很多鲁迅周边,手机壳、水杯等。
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截至8月27日,这款毛背心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相关话题阅读量居高不下,还有网友发布了“鲁迅同款背心教程”,成为今年以来最为出圈的文化符号之一。
超128.2万家
文创产业迎来爆发期
“鲁迅同款毛背心”的爆火并非偶然,它映射了当下文创消费的巨大潜力。企查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文创相关企业超128.2万家。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8月下旬,国内文创相关现存企业达3.02万家,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华南地区。注册量方面,2024年相关企业注册量5318家,同比增长27.47%。截至目前今年已注册4520家,其中前七月注册量达4080家,同比增长39.73%。
文创成功背后寄托着怎样的文化情感?
“我对文创开发这件事情持有乐观的态度,我们不能够让名人和名人的文学作品,一直‘躺’在故纸堆里,和年轻人保持遥远的距离。”鲁迅长孙、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周令飞对这款文创产品的“爆火”现象并不感到吃惊。周令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鲁迅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一面文化旗帜,他逝世近90年,但他在全球的影响力依旧无法撼动。”
谈到开发灵感,邝芮表示,早前同事给他发了一张鲁迅先生穿着外套和毛背心的经典照片,引起了他的兴趣。“借助文学IP打造文创产品,要抓住其精神内核,同时通过恰当的、新的方式进行开发,触达年轻人内心,跟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实际需求等结合起来。”
鲁迅的文创产品能出圈,一方面源于鲁迅的国民认知度,另一方面也与其作品中的批判精神密不可分。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刘平云分析认为,这款毛背心“将历史记忆转化为当代消费语言”,消费者更愿意为“既能彰显品位又有实用价值”的产品买单。
更新时间:2025-08-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