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板块利好不断,比如AI+。国常会宣布深入实施“AI+”行动,核心内容就是大力鼓励AI应用,让AI和应用场景、和产业去结合。其中着重提到了政府和国企带头示范,我认为第一波利好,应该属于政府端AI应用场景。
科大讯飞可能是最明确的受益股,虽然最近,其CEO闪了舌头,说马斯克不懂AI导致舆论反弹。
但科大讯飞的卡位的确不错,科大讯飞有国企,背靠国有科研机构,其研发出来的AI,很多就是用在B端国企和G端政府领域,说白了,就是给政府开发AI的。
科大讯飞算法未必先进,但他有国企和政府最需要的东西:安全感,毕竟,AI是需要返回数据用于机器学习的。
当然,批马斯克不懂AI?说话的确过分了,甚至有点哗众取宠。马斯克早年是程序员,计算机科学和AI距离很近,国内报考大学,可以直接去人工智能专业,但大多数毕业生是从计算机科学入职AI公司,计算机科学培养的主要就是程序员。
马斯克和彼得蒂尔是海外支付宝PayPal的创始人,又是openai早期投资者,在加上特斯拉FSD的开发,具身智能,GROK,还是推特的老板,而最重要的,马斯克自己就是个程序员,不可能是门外汉,相反,相比于SpaceX的火箭,AI才是马斯克个人的长板。
三新之一的新医药也有大利好,国家医保局已制定“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还对脑机接口临床应用给出了一些收费标准。
AI+应用虽有国家支持,但你搞出一个AI+应用场景,赚不赚钱是不知道的,因为现阶段,AI行业也内卷,也同质化,以智驾为例,懂车帝的测试准不准不知道,但结论很明确,各家智驾效果大同小异,如今都是辅助驾驶。
可即便是不成熟的智驾,国内车企能够从智驾上赚多少钱,以比亚迪天神之眼为例,几乎是免费,就这样,智驾这么赚钱?可医保局对创新药的支持,可是真金白银,是让利,是培育和鼓励创新药。
所以,投资AI+概念股,是赚其他股市投资人的钱,投资创新药,才是正儿八经赚消费者的钱。
最后,提一嘴,关注核电概念股。美国Helion Energy将建设全球首座核聚变电站,采用磁惯性约束的场反位形(FRC)技术路线。核聚变有三种装置,一种是惯性约束,一种是磁约束,托克马克装置,还有一种是FRC。
FRC,装置成本是托克马克的1/5,过去主要用于医疗设备,比如核医疗和中子成像,但其技术成熟尚需时间,理想状态,大约2030年会有商业发电的可能。
核聚变是人类科技树的关键节点,一旦点出来,现有的化石能源和再生能源都将靠边站,毕竟,核裂变的铀是稀缺矿产,但核聚变的氢可是遍地都是。是宇宙最基本,最常见的元素。
有了核聚变,突破太阳系束缚就不是梦想。国内,之前走FRC路线的是一家瀚海聚能的企业,当然,我对这家企业具体走到技术的哪一步并不清楚,还有部分关联股票,比如英杰电气、王子新材、精达股份、永鼎股份、上海电气等,仅供参考。
吕长顺(凯恩斯) 证书编号:A0150619070003。【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更新时间:2025-08-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