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北京,事情的走向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悬念。美国国会众议院刚放话,建议扩大芯片制造设备对中国的出口禁令,中国商务部和相关部门不到一天就连发六道公告,把稀土相关物项锁了个严严实实——涵盖原料、技术、设备,连含有中国成分、或者用了中国技术在境外加工的稀土产品也被纳入管控,这套组合拳来得又快又狠。
更要命的是,这次出口管制的范围远超以往:从矿石的开采到最终能用在磁材制造的每一道环节都设下了门槛。尤其是涉及军事用途的申请,几乎铁板一块,基本无望获批。哪怕是高科技,比如14纳米及以下芯片材料的生产,也要逐条甄别、单独批准。具体来看,新规不是一刀切,全给堵上,而是分阶段实行,有的即刻落地,有的则留有窗口期。
这背后不只是阻止稀土被流向敏感领域,更是在弥补传统政策里的漏洞。过去,一些国家会绕到第三地倒腾稀土产品,甚至把中国产品改头换面后再卖回本国。如今政策细化到这种程度,就等于从源头拦住了“曲线救国”的思路,捞漏基本没戏。
美国这次穷追猛打高科技,特别是芯片产业的措辞,如同给中国递了一记催化剂。手握全球最霸气的稀土牌,中国没有沉默,反而精准出击,把自己在高纯度稀土领域的垄断优势变成了反制谈判的实力支点。这不仅意味着稀土出口将与芯片禁令绑定,未来的中美博弈里,多了层“资源牌”可以酝酿新变量。
值得一提的是,外界普遍猜测中美高层或许马上就要面对面,这个时间点突然出台新规,非常耐人寻味。既有针对美方持续科技打压的回应,也是一种为即将到来的贸易磋商加注筹码的明示。政策虽然严格,但也有灵活的余地,比如遇上人道主义紧急救援、医疗等特殊场合,审批流程大幅简化,甚至免去许可。
总的来看,这一轮稀土出口管制,不仅筑牢了中国自身的技术和资源盾牌,也释放出清晰信号:国家利益面前,中国握有让步或博弈的主动权,同时愿意跟谁好好聊——但前提得是互相尊重,不玩阴的。在全球高科技竞争与战略资源角力的棋盘上,中方再一次把主动权掌握得死死的。
更新时间:2025-10-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