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人工智能领域检校合作和“AI法治联合体”建设,7月10日,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检察院举办“青锋智汇——数智赋能检察履职”主题沙龙,邀请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的三位青年博士生进行交流座谈,徐汇区检察院人工智能综合履职团队、兼职综合文稿写作团队及其他青年干警参加。
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刘泓呈博士、廖育生博士分别围绕“大语言模型及其应用”“AI智能体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介绍了大语言模型和AI智能体的原理、功能与区别,并就检察干警如何高效运用人工智能辅助办公,避免产生AI幻觉等实际问题,给出专业的意见建议。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凯原法学院的付张祎博士以“生成式AI赋能检察履职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检视”为主题,分享了在法律领域运用deepseek的相关场景、具体提示词和注意事项,并从法学视角分享了对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司法决策及司法应用红线的看法。
经济犯罪检察部检察官陈倩由其办理的一起涉人工智能知识产权案切入,从实务视角深度剖析人工智能技术在知识产权领域的法律适用与争议分歧,与三位博士生就案例涉及的“技术秘密点类型”“非公知性认定”等问题开展进一步探讨。
在互动交流环节,三位青年学者还就与会青年干警提出的人工智能发展前沿问题、数字检察实务相关问题进行交流和答疑。
下一步,徐汇区人民检察院将持续推进AI技术、法学研究、检察实践互融互促,加快AI法治综合人才培养,以数智赋能检察履职,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坚实的法治护航。
更新时间:2025-07-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