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朦胧坠亡第4天,5位圈内人士公开质疑,传媒公司举动令疑云升级

9月11日,演员于朦胧坠楼身故的消息震惊全网。

工作室声明“警方已排除刑事嫌疑”,但这一结果根本平息不了大众的疑问,反而引发更多猜测。

随着事件发酵,网上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讨论,于朦胧的离世被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从他过往作品中阳光开朗的形象,到突然传来的坠楼噩耗,巨大的反差让不少粉丝和网友难以接受。

大家纷纷在社交平台留言缅怀,同时也迫切想知道事件背后的真相。

很快,网传聚餐人员名单中,导演程青松、编剧极光光、制片人方励、演员高泰宇和宋伊人等人被迅速卷入舆论漩涡。

被卷入者遭网暴

面对汹涌而来的舆论,不同人做出了不同反应!

程青松第一时间在社交平台晒出与演员田海蓉的聊天记录,时间戳清晰显示事发当晚他正与田海蓉讨论工作,以此证明自己不在场,随后还晒出报警回执,称将对造谣者追究法律责任。

高泰宇也发文否认参与聚餐,强调 “请大家尊重逝者,停止传播不实信息。”

而编剧极光光却选择 “沉默应对”,不仅删除社交账号大量过往照片,还将账号设置为私密状态。

这种 “回避” 姿态让网友的怀疑进一步加深,相关话题 #极光光为何删博隐身# 一度登上热搜。​

更令人感到可怕的是,这场舆论风暴中,多位被卷入者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网暴。

有网友在宋伊人社交账号下留言 “是不是你和他们一起逼得于朦胧出事?”“不出来说清楚就是心虚”,甚至有人扒出她的私人行程进行恶意揣测。

高泰宇的评论区也充斥着 “别装无辜了,肯定有你份”“赶紧退圈吧,看着恶心” 等过激言论。

导演程青松所承受的恶意同样猛烈。

尽管他已晒出不在场证明和报警记录,但仍有大量网友不买账,在他的社交账号下留言:“别拿聊天记录洗白了,谁知道是不是伪造的”“肯定和你脱不了关系,不然为什么这么急着澄清”~~

这些非理性的声音,让本就处于舆论中心的几个人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也偏离了追求真相的初衷。

有知情人士透露,程青松原本计划参与的一档影视论坛活动,因此次网暴风波不得不临时取消。​

五位圈内人公开质疑

就在大众对此事议论纷纷、非理性声音持续蔓延时,有五位圈内人挺身而出,正式发声。

香港演员陈晓东与于朦胧的缘分始于综艺《追光吧!哥哥》。

节目中,两人因同样热爱音乐和表演而相熟。

此次于朦胧离世,陈晓东第一时间在社交平台发文:“坦荡一点很难吗?怎么目前没有一个在场的真情流露一下?哪怕会呈堂证供,怎么看全都是在删删删?”


虽然陈晓东没有点名道姓,但字里行间都能感觉到他指的就是这件事。

他此次发声,既是出于朋友间的惋惜与痛心,也是源于对行业底线和生命尊严的坚守。​

于朦胧的师父孙德荣,更是在悲痛中难掩愤怒。

他是台湾著名经纪人,在娱乐圈深耕 30 余年,曾一手发掘并培养出多位知名艺人,是业内公认的 “金牌伯乐”。

于朦胧早年刚进入演艺圈时,曾因缺乏资源和经验陷入事业低谷。

正是孙德荣看中了他的潜力,主动给予指导,从演技打磨到职业规划都悉心提点,两人逐渐形成了亦师亦父的深厚情谊。

孙德荣在社交平台发布长文,字里行间满是痛心:“他像我亲儿子”“我这孩子在人间过得辛苦,希望下辈子可以幸福快乐……”


他在文中明确表示:“现在最重要,要知道于朦胧最后受了多少委屈和压力,我一定会参与这次调查,让朦胧走得有尊严,并铲除业界不合理规则。

这份师徒情谊,让不少网友看后动容。

导演王澔桐不同于其他发声者,他直接喊话极光光,让对方“站出来说话!”

并且他还质问:“当晚到底发生了什么?房子是你的吧,楼下案发现场的牵手照片是你吧!劳力士也是你的吧!”

他觉得这件事应该严查,不仅是为了还逝者一个公道,也是为了给所有认真对待演艺事业的人一个说法,不让大家寒心。

导演王照达虽然跟于朦胧没有什么交集,但他对这件事也很关注。

事情发生后,他发视频说:“于朦胧的死因到底是啥?自杀还是失足?”“这可不是什么阴谋论,这是民意,必须得给公众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最起码给他的单亲妈妈有个交代!”


他的发声,也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真相的执着追求。​

导演兼编剧宋祖德对于于朦胧的意外去世,则一连发出三连问:“已注销的工作室发文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是不是心虚?”“聚会人员到底是谁?”

这一连串疑问就像三记重锤,砸向事件中最模糊的环节。

他认为于朦胧工作室在今年7月已经注销,现在用这个无效账号发布讣告,让人疑窦丛生。

总之,这5位圈内人的力挺,不仅给关注此事的大众注入一针强心剂,更让大家看到了娱乐圈中难得的真诚与正义,也让更多人开始理性思考事件本身,而非被情绪裹挟。​

一家传媒公司火速切割

此外,一家与程青松、极光光、方励均有合作的传媒公司,在事件发酵后突然发布声明,宣布终止与这三人的合作关系。

该公司在声明中仅简单解释:“此决定为内部商业决策,不针对任何第三方。”“避免外界误解。”


这份 “火速切割” 的声明,没有提及对事件本身的看法,也没有解释合作终止的具体原因,迅速引发网友热议。

大家纷纷猜测:“这家公司是不是知道什么内幕,所以才这么急着撇清关系?”“如果只是怕舆论影响,为什么不等调查结果出来再做决定,现在切割也太反常了”。

种种疑问让本就扑朔迷离的事件,又多了一层疑云。​

结语

其实,大家关注真相、关心逝者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

于朦胧作为公众人物,用作品带给过很多人快乐和力量,他的离世让无数人惋惜,想要知道 “为什么” 是人之常情。

但在追求真相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保持理性,不能被情绪裹挟,更不该用网暴的方式伤害无辜的人。

无论是宋伊人、高泰宇,还是程青松,即便他们被卷入舆论,也有权得到公正的对待,而非无端的指责和攻击。

网暴从来不是 “追求真相” 的手段,反而会模糊事件焦点,伤害更多人,甚至可能干扰后续调查。​

目前,警方已经给出 “排除刑事嫌疑” 的初步结论,后续调查还在进行中。

我们能做的,是耐心等待权威机构给出正式、完整的调查结果,不传播未经证实的谣言,不随意给他人贴标签,不参与任何形式的网暴。

真正对逝者的尊重,不是用极端方式 “讨说法”,而是让他在平静中安息,让事件回归理性解决的轨道,让真相在合适的时机自然浮现。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于朦胧坠楼事件的所有疑问,终会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于朦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5

标签:娱乐   疑云   圈内   举动   朦胧   人士   传媒   公司   事件   社交   极光   真相   舆论   逝者   伊人   账号   网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