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无人机飞行器是一种通过智能决策系统自主飞行,并能完成各种复杂任务的航空设备。从国家统计局了解到,2025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中,智能无人机飞行器增长达59.9%。
这一高速增长并非偶然,其背后凝聚了技术突破、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三方面的共同推动,充分体现出低空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
在国家层面,低空经济已被明确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通过顶层设计、法规保障、应用推广与基础设施支持等一系列政策,为其发展铺平道路。各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加快构建支撑低空飞行的基础设施体系,全力抢占低空经济发展先机。
例如,广东省出台《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打造全国领先的低空经济产业高地,支持广州、深圳、珠海在低空客运、跨境物流等领域先行先试,加强低空金融服务支持等;四川省设立总规模20亿元的空天产业发展基金,发布产业投资机会清单,为项目落地提供政策与资金保障;贵州省则提出,到2027年初步形成低空经济规模效应,推进低空智联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低空物流、低空旅游等特色应用场景.......
这些政策不仅仅是方向性的指导,更形成了切实推动力,推动低空经济从“概念蓝图”阶段加速走向“体系化落地”,让低空经济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为融合高端制造、数字技术与专业服务的综合性产业,低空经济在2025年迎来快速发展期。其核心产品体系涵盖飞行器整机、关键零部件、地面基础设施以及专业运营服务,形成完整产业链条。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张其仔在阐释智能经济“1+3”发展规律时强调,低空经济发展必须有实体产品支撑,低空飞行器及相关设备是核心。
具体来看,低空飞行器包括无人机、直升机等多种类型,广泛应用于物流运输、应急救援、环境监测、农业植保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关配套设备则涵盖飞控系统、导航定位、通信传输等关键部分,是保障低空飞行安全、精准、高效运行的技术基础。值得关注的是,唯有持续推进这些实体产品的研发与升级,低空经济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当下,智能无人机飞行器的快速普及与低空经济的整体崛起,共同描绘出充满活力的产业新图景。
展望未来,无人机和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将在城市通勤、医疗急救、农林作业等更多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eVTOL更有望开通城市“空中巴士”线路,构建立体交通网络,有效缓解地面交通压力,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路径。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