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出名了,当年为吴石求情被老蒋罢官的法官,竟是刘若英的爷爷

1950年4月,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因“通共”嫌疑被押上特别军事法庭。审判席上坐着三位蒋介石亲点的将领:蒋鼎文、韩德勤和刘咏尧。其中刘咏尧正是日后知名歌手刘若英的祖父,这位15岁考入黄埔一期的“娃娃兵”,此时面临人生最艰难的裁决。

湖南醴陵那边,1909年出生那个孩子,刘咏尧,小时候就挺特别,十五岁进了黄埔军校第一期,是最小的那个学员,十六岁就去参加东征,当敢死队长,打仗的时候脑袋中了一枪,颅骨里还带着碎片,死活不肯从前线下来,后来被选派到苏联读书,在莫斯科中山大学,跟邓小平、左权那些人是同学,三十六岁就升到了中将,还当上了国防部代理部长,军中都称他为儒将。

吴石的案子,当时三个审判官的压力都非常大,这个案子太特殊了,吴石是国民党内部的中共情报人员,级别最高的一个,他送出去的那些战略防御图,那些机密文件,直接关系到整个台海局势,蒋介石那边特别紧张,下令必须严办,审讯的时候,刘咏尧他们发现了很多细节,吴石被打得很惨,受了重刑也不肯开口,一只眼睛都打瞎了也没供出任何同志,家里被特务翻了个底朝天,除了些古籍根本没有值钱的东西,积攒的黄金早就送给了阵亡兄弟的家属。

案子拖了一个多月,三个人联名做了报告,建议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蒋介石看到报告大发雷霆,说他们审判不公,偏袒罪犯,要把他们革职,后来还是周至柔那些人求情,才改成了撤职留用,这三个人的仕途也就算到头了,1950年6月10号,吴石和其他三个人很快被拉去执行死刑,整个审判过程没几分钟就结束了,那个时候的台湾正值白色恐怖,像这种案子,十分钟就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死。

刘咏尧后来就慢慢淡出了军队,去台湾大学教书,办杂志,成了一位“一代儒将”,晚年还以和平统一协进会名誉会长的身份回到北京,推动两岸的交流,很多经历他都很少提及,1998年去世后,他的家人才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他留下的批注,在一些老旧的军事文件上写着,他这一生唯一的遗憾,就是马场町那天,没能留下吴石他们的忠魂。

刘若英和他关系很亲近,她从小父母离异,两岁起就是由祖父养大的,小时候他常说,谁敢欺负我的孙女,我就拿枪毙了他们,审判吴石的事情,他从来没有提过一个字,后来刘若英才慢慢懂了,祖父那些说到一半就停下的话,都是因为心里藏着那么一段太沉重的历史。

历史这东西很有意思,过去和现在总能以一种奇妙的方式连接起来,吴石牺牲二十四年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骨灰安放在北京香山公墓,墓碑的方向正对着台湾,而当年审判他的法官的孙女,唱着《后来》,那些歌感动了无数的人,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看起来很复杂,其实也很深邃。

那个年代很极端,非黑即白,刘咏尧在巨大的压力之下,还是坚持了司法的底线,吴石最后没能被救下来,死刑的判决还是执行了,但他们努力争取缓刑,在那种环境下,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事情了,抛开政治立场,这种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人性的光辉,就在那个黑暗的时代里显现了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9

标签:历史   法官   爷爷   当年   案子   国防部   祖父   儒将   蒋介石   左权   台湾   黄埔军校   周至   孙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