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运动叫“冲顶”,深圳人心里有自己的“珠峰” | 晶报10分钟

你可能不知道

深圳是全国登顶珠峰人数最多的城市

民间爱好者在全国占比也是最多

本期《晶报10分钟》

深圳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副会长 曹峻

资深媒体人 苗凡卒

和晶报记者 谢晨星

一起聊聊

从深圳人爱登珠峰背后

读出的城市精神和气质



登顶珠峰人数,深圳最多


谢晨星:11月2日,深圳将迎来一个非常“高端”的圈子大会——“不止于攀登”珠峰山友大会。深圳是一个很特别的城市,因为深圳是登顶珠峰人数最多的城市。


曹峻:共计有64人,75人次,在中国的登山爱好者里面,深圳占比是最高的。除了职业攀登者,民间的爱好者深圳也是占比最多的,占了全国的1/10。


登珠峰很严肃,不是给钱就能上


苗凡卒:普通人不了解这项运动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个误解:某某某登珠峰,那是因为他有钱,只要有钱,夏尔巴人能把他抬上去,真能把他抬上去吗?


曹峻:这肯定是个无稽之谈了,首先登山一定是要靠自己的双脚走上去。现在有能够提供一些便利的登山服务的公司,包括您提到的夏尔巴人,他能够提前帮你把营地建好,路线修好,能保证相当的安全性。但是面对大自然严酷的环境,比如说低温、缺氧、大风等等,这些人力是控制不了的。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在这样严酷的环境当中保护自己。


同时,在那么缺氧的情况下,还得自己慢慢往上走,要不断地做出判断:我是不是能够坚持,我的队友还能不能够应对眼前环境的变化,还有体能的衰竭等等。这样的一个度,没有把握住的话,很有可能会出现很多的意外,甚至回不来。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题目,绝对不是说给钱我就能上。



登珠峰的人,职业范围非常广


谢晨星:它并不是一个游戏,也不是打卡。攀登珠峰不仅是对自我意志、自身体能的考验,还是综合素质包括个人精神在内的突破。登顶珠峰的都是些什么人?


曹峻:深圳人来自五湖四海,登珠峰的人职业范围也是非常广的,企业家更多一点,相对来讲他们时间会自由一些,也有科学家,还有很多深圳原生的居民。罗湖外国语学校有一名美术老师,看上去好像跟登山完全没有关系,她就是因为去西藏旅行的时候,喜欢上了西藏,爱上了雪山的美景,经常去山上滑雪,后来就决定去登雪山。深圳人在登山这块,各行各业,各个人群年龄段都有。


谢晨星:我们登珠峰的企业家其实特别多,是不是本身登珠峰这个过程,对于他去做决策、对于企业的管理也有一定的帮助?


曹峻:它是非常有意思的一种模拟。你在往上走的每一个过程当中,都会想现在能不能应对这个环境,是可以继续往上走,还是应该停下来,等一等或者往回走,这里面就是一个度。所以为什么企业家多一点,就是他们身处多变的环境当中,也在不断地判断,我这个企业应该快一点还是慢一点,我应该激进一点还是保守一点,其实都是在做平衡。


要跳出珠峰,发现骨子里的攀登精神


谢晨星:大会的名字叫“不止于攀登”,我觉得这个名字取得特别好。


曹峻:是的,就是跳出珠峰攀登本身去看待你骨子里面的那种攀登精神。有两句话我觉得印象特别深:并不是每个人都要去登一次真正物理上的珠峰,但是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珠峰”,这个珠峰就是你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更高的目标,然后不断去追求它,去实现它;第二个层面的意思,就是我们攀登最高的山,是为了不再惧怕生活中更大的挑战,所以你有了登珠峰的勇气之后,你再回来说,这点事算啥,我都经历过了,这些困难都是可以去克服的。


谢晨星:物理上的珠峰不一定是每个人都能登,但是精神上的“珠峰”,每个人都要争取去攀登。



市民爱爬山,是深圳一大特色


苗凡卒:深圳市民也有这个特点。


曹峻:我也特别有感触,从来没见过哪个城市的人,会像深圳的市民那么喜欢爬山。有个数据很有意思,2020年的时候,我们推出“深圳十峰”的计划,通过投票选了十座非常有代表性的山,你到了山顶之后,用小程序打卡,可以获得一个登顶证书。从2020年到现在,已经超过300万人次打卡了,今年我们算了一下,不到11月,已经突破100万人次了。


谢晨星:深圳人节假日最常见的运动,就是登山。


苗凡卒:其实不光是爬山。我的很多同学都已经退休了,深圳退休的同学,有的跑马拉松,不光是在国内跑,还要打卡全球六大马拉松;还有的同学来深圳几十年不会说粤语,现在专门报个班去学粤语,学了对他任何用都没有,但是他就是要做一些挑战自己的事。其实很多深圳人都是这样不断地挑战自己,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深圳的底蕴在于活力

善于自我突破和完善


谢晨星:不光是企业家们勇攀高峰,其实普通人也在不停地攀登自己的高峰。


曹峻:别人说深圳可能缺少文化底蕴,但是我觉得深圳的底蕴就在这,它非常有活力,善于自我突破、自我完善。


苗凡卒:现在我们看到深圳的一些发展数据,比如说中国工业第一城、中国汽车第一城,还有外贸出口“32连冠”,包括最新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国城市拥有量第一⋯⋯深圳为什么能拿这么多第一?其实背后有这种城市精神支撑。有这样的精神,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不拿第一也很难。


曹峻:去年深圳市政府在提打造“国际著名体育城市”,其实也是用体育来做一个方向,比如马上要举办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深圳在科技领域还有很多做得非常领先的,但从软实力来讲,我们的体育,其实也能够反映我们这个城市的文化,是很重要的一个抓手。


苗凡卒:一个城市登顶珠峰的人数,我原来会觉得只是一个运动指标,现在来看,它也是一个城市精神、城市风貌的体现,甚至是这座城市的活力指标和竞争力指标。相信深圳登珠峰的人一定会越来越多。




来源 | 晶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4

标签:旅游   人心   珠峰   深圳   城市   精神   环境   粤语   企业家   全国运动会   西藏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