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发布通知,落实会谈达成的共识:一类商品不再加征关税;另一类商品24%的附加税继续暂停一年,10%的基础税率保持不变。生效时间定在11月10日13时01分,发出两条信息:承诺按点落实,保留政策回旋。公开的信息只给类别和原则,具体的清单要等正式的细目出来之后才能看。
前一日,北京接待了美国农产品贸易代表团,讨论的是粮食、牛肉、豆粕等实物。李成钢开门见山地指出中美农产品贸易波动的原因在于美国单边关税,同时提到“从大局出发,为农业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创造良好的氛围”。对方表示重视与中国的合作关系,并希望保持稳定的经贸关系。两相加:一端是按点调整关税、分步落地、留出空间;另一端是把最敏感、最能转化为政策建议的农业摆到桌面上。

为什么选择农业?它对关税最为敏感,利益诉求最容易穿透政治层面,艾奥瓦、堪萨斯等农业州长期以来一直是贸易摩擦的“受伤方”和游说重地。华盛顿的声音能不能被穿透,就要看明年一年怎么走了。
对于关税的调整来说,取消部分加征关税对进口链条的影响是立即的。企业最担心的不是有没有税,而是税费政策总在变。目前的设计是:先放24%,保留10%的基准税率,力度不小。既释放了善意,又不丢工具,风险还没有消除,预期先稳定下来。
暂停一年是为了给谈判留出一个可以操作的时间窗口,如果这一年能够把“暂停”变成“取消”,那就看美方是否愿意放下单边工具了。如果继续强压的话,这一年就是“观察期”;如果营造出可以谈事的氛围的话,一年之后就会有动作的空间。

农业之间互补性强,相互依存度高。对于美国而言,中国市场的容量是真实的,特别是大豆这类“命根子”;对于中国而言,稳定的货源和可预期的价格也是安全的一环。先稳定农业,相当于给更复杂的领域争取时间,“以农促谈”就是让受冲击最大的群体先发声,把“别折腾”的声音带入决策过程。
负面清单没有清零,10%的基准税率还在;对美国方面,“痛感”依然存在;对中国的工具箱仍然有选择。这是有条件的停火:有善意,也有约束。真正的“深水区”是科技规则、供应链安全、数据和出口管制。农业是低垂的果实,技术是高耸的壁垒。
点出问题,为后面的对话打基础:愿意聊就敞开聊,不躲闪难啃的骨头;想打也有准备,工具箱不关死。市场以“稳”为主,成本压力被感知到,但是不会马上传到终端价格上产生剧烈波动。变化先是从改变预期开始,然后才对仓库、船舶、单据产生影响,最后才反映到价格上。

暂停一年本就是可以恢复的设置,工具随时都有可能被收回。因此更应该利用好“喘口气”的时间,理清好库存、订单和供应商的关系,提前做好套期保值、替代方案以及风险分散,而不是等到政策发生变化之后才去补救。
再看北京会面时的礼貌善意,并不等于一锤定音,是否能上升为政策还要看美国国内的政治博弈。农业要出货、金融要稳预期、制造业要保链条,各自有不同的需求。中方的态度和信息已经到位,接下来就看对方怎样整合内部的声音了。
把这一步叫做“休战窗口”一点也不夸张。这不是停火协议,不是握手言好,而是一道拉开窗帘让阳光照进来,看看哪里可以修补,哪里可以安身。企业、市场用脚投票,最怕朝令夕改。谁能够给稳定预期,谁在下一轮的竞争中就会多得主动。

停一部分、留一部分、暂停一年、保留工具,分步调整就是在复杂的环境中寻找最大公约数,用可行的途径把政治话语落实到实处。你关心清单的话,可以在官方渠道查到;你在意价格的话,市场会给出答案;你希望长期的稳定,就要看美国是怎么操作单边措施的,以及“暂停”能不能升级为“修订”。谈的大门是开着的,打的准备是不放松的。道路还很长,只要方向正确,风再大,路也都在脚下。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