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周末大利好!人形机器人,周一要放大招,新热点?(附股)

就在昨晚,据公开报道,Meta已将人形机器人视为继AR之后的“下一个重量级”产品。Andrew Bosworth(Meta首席技术官)透露,在扎克伯格亲自指导下,已启动一项高优先级机器人研究计划。

几乎同一时间,9月26日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宇树科技CEO王兴兴站提到,Unitree R1有望跻身明年销量前列(但最终结果取决于市场实际订单)。

台下掌声很多,毕竟该款起售价仅3.99万元、重量约25公斤的轻量化人形机器人,已获得首批订单,量产在即。

更关键的是,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算法已经迭代了几轮。

站在当下,从中国初创企业的量产,到美国科技巨头的重磅押注,人形机器人产业或许正被密集事件推向量产拐点的前夜。

其实,笔者认为人形机器人逻辑其实很清晰:如果AI迟早要走出屏幕,那最好的载体,可能就是人形机器人。

那么当前,人形机器人的投资机会如何?产品链上哪些最受益?

一、短期方面,接下来有多个事件催化

如果说过去几年人形机器人还停留在“演示阶段”,那么2025年下半年则成为真正的“窗口期”。

我们来捋一下时间线:

宇树科技:9月2日,宇树科技公开称正积极推进IPO的筹备工作,预计10月至12月间提交上市申请文件(后续进展以公开披露为准)。

特斯拉Optimus:9月开启密集审厂,意味着供应链或许在选定,量产前最后验证;

Figure AI(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先企业):刚拿了10亿美元C轮,估值390亿美金,CEO说2026年要进工厂干活;

hw云:推出具身智能R2C协议,拉了第一批合作伙伴,开始铺生态;

宇树科技:下半年将发布身高1.8米的人形机器人,其机身线条较为流畅。

这些动作不是孤立的。

它们集中发生在2025年第三季度末,或许说明一个事实:各家的人形机器人的时间表或许正在加速推行。

目前来看哪一家都不想被行业落下。

二、技术持续突破,成本也在不断下降

如果说2023年的人形机器人还在拼“能走几步”,2024年拼“能不能上下楼梯”,那2025年拼的就是:谁能用最低的成本,实现最高的智能密度。

而这一年的最大进展,就是技术突破与成本下降开始形成正循环

以宇树Unitree R1为例,3.99万元起售价的背后,是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技术突破:

轻量化设计:整机仅25公斤,大幅降低电机负载与能耗;

自研关节模组:采用高功率密度电机+谐波减速器集成方案,相关成本比同行低30%;

算法迭代:从VLA(视觉-语言-动作)到多模态大模型嵌入,训练效率提升,部署门槛下降;

开放生态:支持开发者二次开发,相当于把“应用场景”的研发成本转嫁给社区。

这背后反映的是一个趋势:人形机器人正在从“高精尖定制品”变成“可量产标准化设备”

另外有一点,就是硬件趋同的背景下,软件能力将成为人形机器人差异化竞争的核心壁垒

所以这次Meta想搞的人形机器人的“世界模型”,本质上就是让机器人通过虚拟环境中的海量模拟,训练机器人掌握精细动作(如抓取、操作工具),从而实现从“预设动作”到“自主适应”的跨越。

每失败一次,AI就记一次教训。等它在虚拟世界里成功一万次,再放到现实世界,成功率自然提升。

这跟自动驾驶的“影子模式”如出一辙,也是特斯拉Optimus正在走的路。

Figure AI的演示视频里,机器人能跟人自然对话并完成任务,背后也是视觉-语言-动作的闭环训练。

这方面目前国内也持续在加速,比如hw要推R2C协议,是数据+算力+仿真环境

三、产业链上哪些最受益

从目前来看,未来哪一些机器人品牌能跑出来,其实我们不清楚。

但产业发展的趋势很明显,这个阶段,其实我们可通过关注产业链上核心的零部件,或许人形机器人带来的增量零部件。

从这方面来看,笔者梳理了一下:

1、核心执行器(关节模组):毛利率最高,国产化空间最大

一台人形机器人有20-40个自由度,每个自由度都需要一个高精度力矩电机+减速器+编码器的集成模组。

按业内普遍方案单个关节模组成本可达3000-8000元,整体测算整机占比超50%(测算参考)。

国内已有多家企业实现谐波减速器、无框电机、空心杯电机的国产化。

2、传感器:从“看得见”到“感知准”

包括IMU(惯性测量单元)、力矩传感器、触觉传感器、激光雷达、视觉模组。

特别是六维力传感器,用于手部精细操作,目前仍依赖进口为主。

机器人要“灵巧”,先得“敏感”。传感器是它的“神经系统”。

3、材料与轻量化结构:减重1公斤,省电10%

镁合金、碳纤维、高强度工程塑料的应用,直接决定续航与能耗。

机器人不是越重越好,越轻越聪明。

结语:写在最后

接下来的四季度,将是量产节奏、算法迭代、资本落地(IPO上市)与生态构建的全面比拼期

人形机器人,或许正站在从产业的临界点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如果觉得资料有用,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您一次点赞、一次转发、随手分享,都是小猎豹坚持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9

标签:科技   热点   人形   利好   机器人   周末   量产   模组   传感器   成本   减速器   动作   特斯拉   电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