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万亿美债6月到期?实际每月至少到期2万亿,美债危险不仅限于6月

最近这两个月,也不知道从哪冒出来6月天量美债到期的说法,而且流传甚广。

网传信息是说:“6.6万亿美元的美债将在2025年6月到期,由于需要归还的金额太多,美国政府可能无法还上,从而导致债务违约。”

本来我秉持没有义务帮美国辟谣的想法,再加上我也一直认为美债有巨大风险,就一直没单独说这个事情。

但最近看这个说法隐约有种“自黑式洗白”的老套路,而且很多人过于坚定预期美债6月会违约,这很容易又从速胜论转为速败论,所以还是单独出一期视频分析一下。

所谓自黑式洗白,就是想洗白某件事情,比如,洗白美债的危险。故意抛出一个容易被辟谣证伪的谣言,比如造谣美债6月集中到期。假如6月美债没暴雷,就得出美债没问题的结论,这就是自黑式洗白。

把谣言和事实混在一块,形成半真半假的消息,然后辟谣的时候,把事实也给连带否认了。

比如,虽然美债没有在6月集中到期6万亿美元,但去年至今,美债每个月都会到期至少2万亿美元规模。

有人在辟谣这件事情的时候,就把美债很危险的事实给连带否认了,这就是自黑式洗白。

但实际上,美债并不单单只是2025年6月才危险,而是接下来每个月都危险。

首先需要了解一件事情,究竟有没有6.6万亿美债在6月集中到期呢?

为此,我专门去美国财政部官网查了下数据,具体查找路径如图。

然后我查到的4月美债报告数据显示,美国6月到期的短债(Bills)规模为1.27万亿美元。

美国6月到期的中期国债(Notes)规模为1757亿美元。

6月美国没有到期的长期国债(Bonds),最近一笔到期日是2025年8月15日。

所以,6月的到期美债规模为1.27万亿美元的短期美债+0.18亿美元的中期美债,合计到期1.45万亿美元。

需要强调一下,这个是基于4月美债报告统计的数据,随着时间推移,6月到期美债规模还会进一步上升。

这是因为,过去两年美国借了大量短债,每个月都在进行大量的短债短债滚动操作。

也就是,每个月都有上万亿美元的短债到期,然后每个月再新借上万亿美元短债来借新还旧。

我看到上个月有人辟谣这件事情的时候,说6月美债到期是1.07万亿美元,但他看到的这个数据是截止到3月31日。

结果他就认为6月美债只会到期1.07万亿美元,这就属于不专业的辟谣。

实际上,美国财政部的4月美债报告显示,6月美债到期规模就上升到1.45万亿美元。

等到了5月,美国财政部就会滚动大量的短期美债,就会让6月到期美债规模进一步上升。

我个人预计,实际6月美债到期规模,应该是2.3万亿美元左右,相比网传的6.6万亿美元,相去甚远。

我预计6月到期的美债为2.3万亿美元,也是有依据的。

美国财政部目前只公布到4月的美债报告,这份报告显示的5月到期美国短期国债规模为2.14万亿美元。

这基本就是当前美国每个月滚动操作的短债规模,每个月都得保底借至少2万亿美元的短债,每个月不停的借新还旧。

4月美债报告,看6月到期规模,只在短债规模上还不是确定值,但中长期国债的到期规模是确定值。

由于当前已经确定6月没有到期长期国债,到期的中期国债规模只有1757亿美元。

考虑到6月到期的短债规模,不会跟5月偏差太多,大致就是2.14万亿美元左右,加上0.18万亿美元的中期国债,那么6月到期的美债规模大概就是2.3万亿美元左右。

我看到有篇券商研报,就给出比较详细的数据。

从下图可以看到,今年前5个月,美债到期规模基本跟去年持平,预计6月也会持平。

去年6月美债到期规模是2.1万亿,今年即使比去年多一些,但也不会超过3万亿美元。

大家可能还看到过下面这张图,给人感觉,近期到期的美债规模,远大于半年后的美债到期规模。

但实际上,这也是因为当前美国大量操作短债滚动,过去两年,美国每个月都会到期超过2万亿美元的美债,但其中90%以上都是短债。

短债就是1年期以内的国债,美国财政部这两年借的大量短债都是半年期限以内的,所以需要每个月滚动式操作。

比如,你现在看今年12月到期的美债规模小,但等你到今年11月再看美国财政部的这份数据就会发现,12月到期的美债规模会大幅增长,因为短债开始滚动到12月到期了。

所以,从2023年初至今,每个月到期的美债规模都很大,而不是单单某一个到期规模大。

我们再看一组数据。

2023年,美债到期规模为8.2万亿美元。

2024年,美债到期规模为10.6万亿美元。

2025年,美债到期规模为10.8万亿美元。

可能有人会问,不是去年开始,美债每个月到期规模保底2万亿美元,那全年到期规模应该超过24万亿美元,怎么去年才到期10.8万亿美元。

这是因为,上面这个数据,是以每年1月1日为数据观察日,这就排除了短债滚动效应。

全年到期规模超过24万亿美元,是因为每个月都操作大量短债滚动。

如果以某一天为数据观察日,就能看到比较准确的实际美债全年到期规模。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今年美债到期规模,跟去年基本持平,但确实比2023年和2022年高很多,也远高于疫情前。

2019年的到期美债规模只有5.7万亿美元。

现在是接近翻倍了。

所以,美债的问题确实很严重,但这种严重并不是集中到某一个月的严重,而是去年至今美债问题都很严重,并且可以预期到很长时间里,美债都会长期存在问题,直到爆发系统性危机。

美国之所以去年开始大量借短债,这个主要是因为美联储2022年开始激进加息。

到了2023年初,美国利率已经加到4.5%了。

面对如此高的利率,美国财政部自然选择多发短债,少发长债。

因为在高利率情况下,发长债意味着要长期背负高利率。

而发短债,则能拖一时是一时,这样一旦美联储大幅降息,美国每年要支付的利息就可以快速下降。

当前美国财政部每年要支付的利息,也上升到1.1万亿美元,约占财政收入的1/4。

另外一方面,2020年开始,美国财政赤字严重恶化,这让市场投资者对美国长债没信心。

2019年之前,美国财政赤字对多就是9000多亿美元。

但2020年疫情爆发后,美国财政赤字猛增,过去这5年,每年平均达到2万亿美元的财政赤字规模,相比疫情前是翻倍了。

2024财年,美国财政赤字达到1.833万亿美元,为有纪录以来第三高,仅次于2020财年的3.132万亿美元和2021年财年的2.772万亿美元。

2025年财年,美国的财政赤字仍然十分严重。

虽然特朗普上任后,信誓旦旦说要削减开支,大幅精简人员。

但这更多只是为了裁掉民主党的眼线,换上忠于特朗普的人而已。

实际并不能起到什么削减开支效果,甚至可能整体开支还在增加。

糟糕的财政赤字问题,也是穆迪最近下调美国信用评级的原因。

所以,当前美债市场里,长债问题很大。

如果美国财政部的长债发多了,容易暴露当前美国长债不吃香的问题。

这多方面因素导致美国财政部在过去两年时间里,大量发行短债,从而出现每个月都会到期天量规模美债的现象,不停借新还旧来维持。

比如,3月美债到期规模为2.36万亿美元。

4月美债到期规模为2.8万亿美元。

所以,当前美债问题确实很严重,但并不是只在2025年6月才严重,而是每个月都很严重,要不停借新还旧才能维持。

因此,2025年6月天量美债集中到期的说法,更多只是一种自黑式洗白的套路。

6月到期6.6万亿美债这个说法,是一个比较明显的谣言。

如果有人通过辟谣这件事情,就为了证明美债很安全,那就属于自黑式洗白的套路。

而如果在辟谣这件事情,同时也强调美债当前所面临的风险,就属于就事论事的辟谣而已,不算自黑式洗白套路。

所以我在辟谣这件事情的时候,得反复强调当前美债面临的风险。

而且6月份到9月份的美债,确实也面临一些突发黑天鹅的可能性。

比如,当前两党围绕着债务上限问题,还没有达成共识。

3月15日,美国国会虽然再次通过临时拨款法案,避免美国联邦政府关门,但这个期限只到9月30日。

如果今年9月30日之前,美国两党不能通过新的拨款法案,那么到时候还会继续上演美国联邦停摆闹剧。

2018年,特朗普首个任期里,也出现过政府停摆关门,并且持续时间比较长。

但这两年,虽然美国屡屡传出政府面临停摆的新闻,但最终两党都是不断通过临时拨款法案来避免停摆。

这是因为,当前美债压力这么大的情况下,只要美国政府停摆,美债危机就会彻底爆发,这是美国两党都无法承受的风险。

2018年底,美国政府还能停摆35天,并且没出什么大问题。

但现在,只要两党敢让美国政府停摆,美国金融市场分分钟就死给大家看。

此外,特朗普不停搞关税战,虽然当前有一个90天暂缓期,但等这个暂缓期结束,不排除特朗普继续搞幺蛾子的可能性。

特朗普反复无常的政策,会加剧市场投资者对美债的不信任。

所以,未来这半年,如果美债暴雷,我是一点都不感到意外。

我这里并不是说美债在6月不可能暴雷。

我只是强调,如果美债没有在6月暴雷,我们也不要一下子从速胜论转速败论。

炮制天量美债6月集中到期这则谣言的势力,除了自黑式洗白套路,也是想渲染这种速胜论转速败论的氛围。

我注意到,近期对岸不少人在传这则谣言,就是典型的别有用心。

他们目的,是把长期存在问题的美债风险,刻意通过谣言集中到某一个月,让舆论预期美债6月一定会死,形成这种速胜论预期。

如此一来,万一美债6月没有爆发问题,很多人就容易从速胜论转速败论,还以为美国已经涉险过关,金融危机不会爆发了。

所以,准确说,我认为从去年至今,乃至未来这两年内,美债每个月都可能暴雷,只是不知道会具体在哪个月暴雷,并没有一个可预期的精确暴雷时间点。

本文作者:星话大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24

标签:财经   危险   美国   美元   规模   财政部   财政赤字   国债   美国政府   数据   去年   谣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