呛奶大作战 新手爸妈必学的救命技巧

  亲爱的宝爸、宝妈们,想必大家在照顾新生儿时都是既感到紧张,又充满喜悦。但是,宝爸、宝妈要谨记,对于婴儿的照顾不同于成年人,因为刚出生的宝宝其实是非常脆弱的,他们的系统发育是不完善的,所以会频发呛奶、窒息等意外情况。不过宝爸、宝妈别担心,下面,本文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婴儿呛奶与窒息的科普知识,帮助您更好地守护宝宝的健康。

  为什么婴儿会出现呛奶、窒息现象?

  婴儿发生吐奶,常因会厌功能异常,未能有效封闭气管,导致奶液误入气管,这种情况被称为“呛奶”。由于其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部分反射功能较弱,无法有效咳出吸入的奶液,这可能导致气道阻塞,引起呼吸困难缺氧,即“呛奶窒息”。奶液可能从口中大量喷出,严重时甚至从鼻孔喷出。呛奶时,宝宝可能表现为咳嗽、哭闹,嘴角或鼻孔有奶液痕迹,但面色通常不发紫。而呛奶窒息的宝宝则可能出现面部发紫、全身抽搐、呼吸不规律,并伴有奶液、泡沫或血液的呕吐。宝宝的大脑细胞对氧气极为敏感,若抢救不及时,很容易导致宝宝猝死。可见,掌握急救技能,在紧急情况下能救命。

  如何预防婴儿呛奶、窒息

  呛奶、窒息,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家长应在日常照顾宝宝时格外注意。通常,引起宝宝发生呛奶的原因主要与喂奶姿势不正确、奶液流速过快、过大、喂奶时机不对、呼吸不畅等有关,为此,为了预防宝宝呛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喂奶姿势要正确:为宝宝喂奶时,应让宝宝呈半坐姿势,头部与上半身略微上抬,以降低呛奶的可能性。母乳喂养时,应采用斜躺姿势,使宝宝的脸部紧挨乳房,鼻端避开乳房,确保呼吸不受阻;奶瓶喂养时,保证奶嘴内无多余气体,而是完全充满奶液,防止宝宝吞入空气,使奶液流入气管。

  二、控制喂奶速度:母乳喂养时,若乳汁流出过快,可轻按乳晕减缓流速。使用奶瓶喂养时,应选用流速适宜的奶嘴,注意控制奶瓶的流速,避免宝宝因为吃得太快而呛奶。

  三、喂奶后拍嗝:喂奶后,需要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帮助其排出胃内气体,缓解胃压,有助于减少呛奶的风险。

  四、注意喂奶时机:当宝宝哭闹不止或是过度饥饿时为宝宝喂奶,极易发生呛奶的风险。为此,应定时为宝宝喂奶,防止其出现过度饥饿的情况;当宝宝哭闹时,应先将宝宝安抚好方可继续喂奶。

  如何处理宝宝呛奶窒息现象?

  当发现宝宝出现呛奶现象,首先要保持冷静,并采取以下处理办法:

  一、迅速判断宝宝情况:当宝宝出现呛奶时,注意观察宝宝有无咳嗽、呼吸困难、面色发紫等症状,以判断宝宝的窒息风险系数。

  二、保持冷静:当发现宝宝出现呛奶,作为家长,需要保持冷静,不要过于慌乱,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随后迅速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三、立即停止喂奶:一旦发现宝宝呛奶,应立即停止喂奶,将宝宝转为侧抱,使用空心掌从宝宝脊椎处开始轻拍背部。

  四、清理口腔: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是纸巾将小拇指缠起,并侧伸进宝宝口腔内,帮助其清理奶液,切记不要直接掏喉,以避免宝宝将奶水吸入气管,引起二次呛奶。

  五、刺激宝宝大哭:若宝宝出现呛奶、窒息发生,表示其可能已将异物吸入气管。需立即让患儿侧卧,头部位置低于躯干,同时进行背部拍打或脚底刺激。或是用力弹宝宝的脚底板,以此来刺激宝宝大哭。这样做,可令孩子感到不适,从而引发哭闹或咳嗽,有利于排出气管内的奶液,有助于缓解呼吸不畅。

  六、海姆立克急救法(宝宝版):对于1岁龄以下的宝宝,应将宝宝面朝下,横放在前臂上,头比胸低,使用掌跟击打宝宝背部至少5次。之后,翻转宝宝,面朝上,使用手指按压宝宝胸骨。依次交替进行,直至宝宝恢复正常或医务人员到达。对于1岁龄以上宝宝,应以站立姿或跪在宝宝身后,站立或跪于孩子背后,将拳头置于宝宝肋骨下方、肚脐上方区域,拳头拇指朝内。另一手握紧拳头,快速向上内推。持续推压,直至宝宝恢复正常或医务人员到达。

  宝爸、宝妈们,掌握宝宝呛奶和窒息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是保障宝宝健康的重要一环。愿每位宝宝都能健康成长,远离意外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5

标签:育儿   新手   技巧   宝宝   气管   流速   呼吸   背部   婴儿   奶瓶   姿势   发生   拳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