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迷信!今日寒露,牢记“最不能”做的5件事,别忘记告诉家人

俗话说“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也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寒露的到来意味着温度降低,寒气越来越盛,距离冬天似乎已经不远了。

寒露是一个重要节气,它不仅关系着天气变化,同时也是在提醒人们饮食起居需要多多注意。每逢寒露,民间也有诸多习俗,例如赏枫叶,吃芝麻,醉江蟹、觅秋茶等等,这些习俗一是人们为了庆祝寒露到来,二是遵循应季而食得道理。

除了以上这些习俗之外,老辈人讲究寒露不能做的5件事,这并不是迷信,而是流传千百年的养生经验!

一不做:晨起喝凉白开

不少人习惯晨起灌杯凉白开 “通肠胃”,可寒露后再这么做,就是给脾胃 “泼冷水”。老辈说 “秋晨忌寒饮”,是因为经过一夜睡眠,脾胃阳气还没 “醒透”,就像刚点燃的柴火,一杯凉水下去,直接把阳气浇弱 —— 轻则吃早餐时觉得胃凉、胀气,重则连续几天大便稀溏。

寒露过后早餐就不要喝凉水了,我们可以换成温盐水或温开水最好,温度以不烫嘴、入口舒服为准,喝的时候慢慢咽,既唤醒肠胃,又不伤阳气,这才是寒露晨起的 “养身法”。

二不做:傍晚收衣

寒露后傍晚散步时顺便收衣服,是很多人的习惯,可你不知道,这时衣服上早沾了 “夜露寒气”。白天晒得暖烘烘的衣服,傍晚放在室外,露水会悄悄附着在布料纤维里,尤其是贴身的秋衣秋裤、睡衣,摸起来不凉,实则藏着 “隐寒”。

我妈之前总傍晚收衣服,结果我穿了几天就觉得后背发紧,后来才知道是露水寒气钻进了毛孔。正确的做法是上午 10 点到下午 3 点之间收衣服,这时阳光足、露水散,衣服带着暖意,穿在身上才舒服。要是实在没时间,收回来的衣服先放阳台晾半小时,再叠起来穿。

三不做:洗澡后披湿发

现在的年轻人洗澡洗头的频率比较高,几乎每天都要洗,尤其是洗完澡披着湿头发吹空调、看电视,是很多人的放松时刻,可寒露后这么做,等于把 “寒气” 往头上引。老辈说 “头为诸阳之会”,湿头发会像 “寒毛巾” 一样裹着头部,寒气顺着头皮钻进经络,轻则第二天头痛、鼻塞,重则频繁偏头痛。

另外女孩子头发比较长,洗澡洗头后切记不要马虎,有时候看似表面的头发吹干了,但里面还是湿的,如果此时躺在床上睡觉,那么更容易寒气入体。

四不做:睡前吃生冷

“睡前喝杯温牛奶助眠” 是常见说法,可寒露后若喝冰牛奶、吃凉水果,就是给脾胃 “添负担”。此时脾胃功能本就减弱,生冷食物会像 “小冰块” 一样滞在胃里,不仅影响睡眠,还会让脾胃积寒 —— 第二天醒来觉得嘴里发苦、没胃口,都是脾寒的信号。

寒露睡前 1 小时别碰生冷,实在想吃水果,就把苹果、梨蒸热了吃,既保留营养,又不伤脾胃,助眠效果也不差。

五不做:晨醒马上开窗

“早起开窗通风” 是好习惯,可寒露后清晨开窗,就是把 “寒霜之气” 请进家。这时室外温度低、寒气重,尤其是北方地区,清晨常有霜,冷风直接灌进室内,老人孩子若在客厅活动,很容易被风寒侵袭。

老辈说 “寒露开窗等日晒”,改成上午 9 点太阳出来后再开窗,每次开半小时就够,既能换新鲜空气,又不会让寒气 “突袭”。记住,寒露通风别赶早,等太阳驱散寒霜再开窗,才是护家护人的好办法。

寒露是过后其实也是秋冬交替的关键时刻,此时要牢记这些养生经验,让自己有个健康的身体,这样才能应对接下来寒冷的冬季。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9

标签:养生   寒露   迷信   家人   今日   寒气   脾胃   老辈   衣服   头发   生冷   阳气   节气   傍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