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涛问我,当年你咋就来了济宁。我年轻的时候也有那么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儿,起初并不大想来济宁。济宁鲜为人知。毕业那会儿有人问我,你去哪儿了。我说山东。人家说山东,青岛、济南还是烟台。我说济宁。好多人都疑惑道,济宁在哪儿。我连忙解释,孔子是曲阜人,孟子的家乡在邹城,曲阜和邹城都是济宁的下属县。
我父亲读完高小,因家里穷不得不辍学, 十七岁“闯关东”去了东北,在矿上参加了工作。父亲年轻的时候有三个心愿:自己上不起学,子女不能再上不起学;提干,走上管理岗位;要落叶归根,老了回山东老家。父亲二十二岁就当上了段长,管着一百多号人,到今天我还没管过这么多人呢。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姐弟三个先后考上了大学,又了却了父亲的一桩心愿。姐姐大学毕业后分到济宁工作,为实现父亲“落叶归根”的心愿向前迈了一步。哥哥留在长春工作了,只有我来济宁,才可能实现父亲的心愿。我在济宁成家后的第二年便把父母接了回来,最终实现了父亲的心愿。
前些年我还有机会离开济宁,可随我所在的公司去江阴。现实却不允许,毕竟我不是十几年前才出校门的时候了,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上有老下有小的一家人,干什么都不再是一个人的事儿。
人挣钱为了活着,可活着也不能只为了挣钱。为了挣钱,有些人远离家,妻儿父母各在一方。这样的生活不健全,再不可能有“六代含饴”的幸福。当今的人有时也很无奈,居住的城市没有那么多工作机会,为挣钱活着,只好漂泊他乡。到目前为止,我算幸运,一家老小尚能生活在一起。
吃完饭邀请小涛到我家。我居住的小区是济宁最早的商品住宅,2000年被当时的住建部评为全国优秀住宅小区。小区里的楼房不都是东西向前后整整齐齐排列的方方正正的火柴盒式,两排甚至三四排楼连体,楼有东西向的,也有南北向的。一栋连体楼高的六层,矮的四层,在拐角处可见四、五、六三层,高低错落着。楼房的这种布局,在前后楼间形成一个“U形院落”,当中栽种着花草。
2002年我才搬来的时候还不允许封阳台,门口站岗的保安都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身着保安制服笔直地站在圆墩子上,那架势像是到了某重地,闲人莫进。几时何,这小区给周边的高楼大厦淹没。我家住在楼拐角处的四层,室内有个楼梯上五层。五层的后面有个二十来平米的露天退台,起初我还想养花养草建个后花园,不接地气栽花种草都不活,只好作罢。家里人很少去,闲置了十来年,前几年在妻的强烈要求下封了起来,存放些杂物,过日子还是要讲究使用的。
我家临洸河路,我和小涛开玩笑说,洸河路是济宁的长安街。路南有块绿地,站在我家阳台上向前眺望,视野很开阔。小涛戏称“你这是别墅”,什么别墅啊,一个已经落伍了的窝儿。小涛翻了翻放在我床头的一本书,说看你平常爱写些不疼不痒的东西。我说我也是闲着没事瞎琢磨,写着玩的。人到中年才想起来读书是“错了时”的,并没有什么功用。清朝乾隆年间的大学士纪晓岚写过一副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咱这平头老百姓市井小民,忠臣轮不上,也只能在家孝敬父母,如今没有地可种,只剩下读书了。写东西有啥用,“不疼不痒的”,自娱自乐罢了。如若文字能有上千年的影响力,那是圣人的文章,如若能马上见成效,那是政府的红头文件。我写东西的意义全在于自己开心快乐。
从我家出来,我和小涛去看济宁古槐、铁塔、运河和“鸟巢”,我儿子和他同学约好两点半钟在校门口集合去公园,我父亲陪他,我们同车。
作者简介:
胡成江 ,济宁市青年作家协会副主席, 济宁市作家协会会员 ,济宁作协“两新”委员会副秘书长 。在《天池小小说》《小小说选刊》《济宁日报》《济宁晚报》《中国水运报》等多家报刊发表小说、散文等作品多篇。
更新时间:2025-10-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